寄茅山孙鍊师

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

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

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

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何处最逍遥,华阳在第八重天。
松林中的风带着露水,藤萝下的月光洁净无尘。
忽然间鹤鸣于仙境,玉树上的蝉声不时响起。
想要驰骋千里,只因恋着凤门泉的清凉。

注释

何地:何处。
最:最。
翛然:自由自在,超脱世俗。
华阳:道教中的地名,象征高远或仙境。
第八天:道教中常指仙界层次。
松风:松树间的风。
清有露:清新且带有露珠。
萝月:藤萝下的月亮。
净无烟:干净明亮,没有尘埃。
瑶坛:仙境中的神坛。
鹤:仙鹤,象征仙人。
玉树:形容树木如玉般美丽。
蝉:蝉鸣。
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恋:眷恋。
凤门泉:传说中凤凰出没的泉水,象征贵气和清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秋夜图景。"何地最翛然,华阳第八天"表达了诗人对华阳山区某个地方之美好的赞赏,这里的"第八天"可能指的是秋季的某一天,那时自然界已经呈现出一种清洁、宁静的景象。"松风清有露,萝月净无烟"则具体描绘了这个环境中的细节:松林中微风习习,带来了夜间的凉意和露珠,而萝月(可能指的是秋天的明月)洁净而没有任何污染或遮挡。

接下来两句"乍警瑶坛鹤,时嘶玉树蝉"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声音:远处的鹤鸣声响彻瑶坛(可能是指山中的一片空地或者平台),而近处则是玉石般清脆的树间蝉鸣,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欲驰千里恋,惟有凤门泉"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美丽自然景观的眷恋之情。尽管想要驰骋千里,但最终还是只能留恋于这片地方,特别是这里的凤门泉,这个泉水似乎成为了诗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声音的生动再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美好情怀。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寄题惠林李侍郎旧馆

栋宇非吾室,烟山是我邻。

百龄惟待尽,一世乐长贫。

半壁悬秋日,空林满夕尘。

祗应双鹤吊,松路更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晨起见雪忆山居

忽忆岩中雪,谁人拂薜萝。

竹梢低未举,松盖偃应多。

山溜随冰落,林麇带霰过。

不劳闻鹤语,方奏苦寒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常见尊师称先师灵迹今重赋此诗兼寄题黄先生旧馆

后学方成市,吾师又上宾。

洞天应不夜,源树秪如春。

棋客留童子,山精避直神。

无因握石髓,及与养生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惠泉

兹泉由太洁,终不畜纤鳞。

到底清何益,含虚势自贫。

明玑难秘彩,美玉讵潜珍。

未及黄陂量,滔滔岂有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