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贤诗.桑魏公

魏公王佐才,独力造晋室。

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日。

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

品流遂甄别,法令颇齐一。

跋敕朝据案,论兵夜造膝。

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

诸侯如狼虎,请谒尽股栗。

秉钧多事朝,绰绰有纪律。

远将留侯比,近以赞皇匹。

志在混车书,誓将阐儒术。

皇天未厌乱,运去何飙欻。

高祖厌寰区,少帝无始卒。

老成既疏远,群小相亲昵。

黩武兵渐骄,倒悬人不恤。

和亲绝强虏,谋帅用悍卒。

魏公在藩垣,上疏论得失。

七事若丹青,辞切痛入骨。

忠言殊不省,直道果见屈。

铁马从北来,烟尘昼蓬勃。

穹庐易市朝,左衽杂缨绂。

主辱臣不死,囚缚自安逸。

唯公独遇害,身殒名不没。

惜乎英伟才,济世功未毕。

一读晋朝史,遗恨空郁郁。

子孙亦不振,天道难致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怀贤诗》。王禹偁以其才华横溢、气势磅礡著称,这首诗便展现了他深厚的历史知识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开篇“魏公王佐才,独力造晋室。”直指唐初名将李靖(也称魏公),其英明之才,独立支撑起大唐基业。接着,“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日。”描绘了李靖以权谋和武力平定四方、光耀门庭的壮举。

诗中“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想与赞叹,而“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则指出李靖功业深远,受到了上天的恩惠。

“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写出了李靖在朝廷中处理国是、布政施策时的沉着与周到。接下来的“品流遂甄别,法令颇齐一”则强调了他为官清正,法律公平无私。

诗人通过“跋敕朝据案,论兵夜造膝。”描绘出李靖日理国事、夜谋军略的勤政形象。同时,“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表明了他选拔人才、官职有序的治理才能。

“诸侯如狼虎,請谒尽股栗”则形容了当时诸侯强盛而李靖能以智谋制服他们。诗中的“秉钧多事朝,绰绰有纪律。”揭示出李靖在治国安邦中坚守法度,不断整饬朝纲。

接下来的“远将留侯比,近以赞皇匹。”则是对李靖功业的高度评价,他如同历史上的名将留侯一样,配得上赞誉于帝王。诗人通过“志在混车书,誓将阐儒术”表达了李靖不仅武略超群,还深谙儒家学说,对文治武功皆有所建树。

然而,“皇天未厌乱,运去何飙欻。”则转折出历史的悲剧性,尽管李靖有远大的志向,但却无法阻挡历史的变迁。紧接着,“高祖厌寰区,少帝无始卒”、“老成既疏远,群小相亲昵”表明了唐朝由盛转衰,宦官专权、君臣关系失调的现实。

“黩武兵渐骄,倒悬人不恤。”描绘出当时军队骄横、民生凋敝的乱象。而“和亲绝强虏,谋帅用悍卒”则是对李靖晚年主张和亲政策以平息边疆纷争的肯定。

“魏公在藩垣,上疏论得失。”指的是李靖在其辉煌一生后期,仍不忘上书朝廷,陈述治国安邦之策。接下来的“七事若丹青,辞切痛入骨。”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上疏的深切赞叹,其言辞犀利、切中时弊。

然而,“忠言殊不省,直道果见屈。”揭示出即便是李靖这样的忠心直言,也往往被朝廷所忽略。紧接着,“铁马从北来,烟尘昼蓬勃”则描绘了战争频仍、战火连天的时代背景。

“穹庐易市朝,左衽杂缨绂。”此处通过对比平民与官员生活的差异,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而“主辱臣不死,囚缚自安逸”则指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失衡。

最后,“唯公独遇害,身殒名不没。”表达了诗人对于李靖遭遇不幸、身亡而声名永存的哀叹。紧接着,“惜乎英伟才,济世功未毕。”则是对李靖未竟之志的深切惋惜。

“一读晋朝史,遗恨空郁郁。”表达了诗人阅读历史时,对于英雄辈出的无尽哀思。而“子孙亦不振,天道难致诘。”则是对李靖之后裔未能承继其伟业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循环、英雄末路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杏花(其四)

长愁风雨暗离披,醉绕吟看得几时。

唯有流莺偏称意,夜来偷宿最繁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牡丹十六韵

艳绝百花惭,花中合面南。

赋诗情莫倦,中酒病先甘。

国色浑无对,天香亦不堪。

遮须施锦障,戴好上瑶簪。

苞拆深擎露,枝拖翠出蓝。

半倾留粉蝶,微亚摘宜男。

邻妓临妆妒,胡蜂得蕊贪。

忽翻晴吹动,浓睡晚烟含。

话别年经一,相逢月又三。

遣吾挦白发,为尔换新衫。

池馆邀宾看,衙庭放吏参。

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禅庵。

乱折窠难惜,分题韵更探。

歌欢殊未厌,零落痛曾谙。

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

颜生如见此,未免也醺酣。

形式: 排律

还扬州许书记家集

君不见近代诗家流,胡为蹇滞多穷愁。

孟郊憔悴死逆旅,浪仙斥逐长江头。

张生漂泊冬瓜堰,徒云轻薄万户侯。

浩然无成鹿门去,李洞恸哭昭陵休。

生无风教兴王化,死无勋爵贻孙谋。

可怜诗道日已替,风骚委地何人收。

高阳许公精六义,独向圣朝生后嗣。

因将先集进九重,高步金台曳珠履。

祖德光辉圣主知,府尹贤明丞相子。

广陵郡大古九州,记室官清外三字。

遂令天下学诗人,徒羡君家穷四始。

我来迎侍游江都,玳筵往往陪欢娱。

遂求家集恣吟讽,海波乾处堆珊瑚。

因思贾孟数家一何苦,诗鬼嗷嗷馁无主。

子孙沦没谁及君,闲倚红莲倾渌醑。

草檄馀闲好赋诗,莫放风情忝尔祖。

形式: 古风

还杨遂蜀中集

上玄茫昧胡为乎,施设吾道生吾徒。

否多泰少是天意,生有述作死不虚。

圣人忧患方演易,贤者穷愁始著书。

尽令富贵陷逸乐,蠢蠢戢戢如鸡猪。

泯然无物作时瑞,谁识凤皇与驺虞。

经史子集灿今古,粉绘帝道张皇谟。

一言可采即不朽,名姓长与日月俱。

乃知天心厚我辈,穷辱不足形悲吁。

夫君擢秀在江左,国小而逼何区区。

科名始得值兵火,金陵坐见成丘墟。

归朝才得一赞善,黜降重为县大夫。

彰明僻远在蜀道,又遇妖贼攻成都。

徒行抱印入陇氐,乞食夷落何崎岖。

归来朝责作主簿,朱衣暗澹鬓毛疏。

昨朝投我蜀中作,铮然一集如琼琚。

杜甫奔窜吟不辍,庾信悲哀情有馀。

我逢圣代自多难,谩誇三入承明庐。

近令编缀小畜集,谪官诗什何纷如。

才名官职不两立,真宰折刻分毫铢。

郎官疏远既未贵,县吏礼数不足拘。

相逢且说文章乐,为君酌酒焚枯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