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从天上来

枢电光旋。应九五飞龙,大造登乾。

万国冠带,一气陶甄,天眷自古雄燕。

喜光临弥月,香浮动、太液秋莲。凤楼前。

看金盘承露,玉鼎霏烟。梨园。

太平妙选,赞虎拜兕觞,鹭序鹓班。

九奏虞韶,三呼嵩岳,何用海上求仙。

但岩廓高拱,瓜瓞衍、皇祚绵绵。万斯年。

快康衢击壤,同戴尧天。

形式: 词牌: 春从天上来

翻译

枢电光旋,呼应飞龙升天,宏大气象登临乾清
万国衣冠聚集,天地精华塑造,自古燕地受上天眷顾
满月喜庆,香气飘动如秋莲于太液池边的凤楼之前
金盘承露,玉鼎升烟,梨园佳音回荡
太平盛世选拔贤才,敬酒祝颂,鹭鸟有序如鹓鹭之班
演奏九声虞舜韶乐,三次高呼嵩山,何必远赴海外寻仙
只需稳固江山,皇位传承繁盛,皇族福泽绵延无数年
百姓欢庆大道畅通,共同仰望尧帝的盛世天空

注释

枢电:象征着中央政权。
旋:旋转,此处指上升。
九五:古代五行观念中的方位,象征君王之位。
乾:乾清宫,皇家宫殿。
陶甄:比喻教化天下。
雄燕:指燕地,古代中国的一部分。
弥月:满月。
太液秋莲:秋天的太液池中盛开的莲花。
金盘承露:形容露珠晶莹如金盘。
玉鼎霏烟:玉制的鼎器升腾出轻烟。
梨园:代指音乐或戏曲艺术。
妙选:精心挑选。
虎拜兕觞:比喻朝臣向君王敬酒。
鹭序鹓班:比喻官员行列整齐有序。
九奏虞韶:古代的音乐表演。
嵩岳:嵩山,五岳之一。
岩廓:稳固的山河。
瓜瓞:子孙繁多。
皇祚:皇室的传承。
康衢:大道。
击壤:古代人民游戏,象征太平盛世。
戴尧天:共享尧帝时代的繁荣天空,比喻盛世景象。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春从天上来》描绘了一幅皇家盛景。开篇“枢电光旋”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神圣,紧接着赞美了皇帝如飞龙升天,受命于天,展现了燕地雄浑的气象。接下来,通过“万国冠带”、“香浮动、太液秋莲”等描绘,烘托出皇家庆典的庄重与华美,以及皇帝的恩泽普照。

“梨园”处,歌颂了宫廷音乐的精湛,以及太平盛世下臣民欢庆的场景。接着,以“赞虎拜兕觞,鹭序鹓班”赞美了朝会的秩序和礼仪,显示出国家的繁荣昌盛。再通过“九奏虞韶,三呼嵩岳”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以及对皇室权威的认同,认为无需远求仙道,皇位稳固,国祚绵长。

结尾“万斯年”寄托了对长久和平的期盼,“康衢击壤,同戴尧天”则寓意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共同尊奉君主,如同生活在尧舜之治的美好时代。整首词语言华丽,意境宏大,充满了对皇家盛世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期许。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题阙

翠水瑶池,旧游曾记飞琼伴。玉笙吹断。

总作空花观。梦里关山,泪浥罗襟满。离魂乱。

一灯幽幔。展转秋宵半。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秋色横空

儿女情多。甚千秋万古,不易消磨。

拔山力尽英雄困,垓下尚拥兵戈。

含红泪,颦翠峨,拌血污游魂逐太阿。

草也风流犹弄,舞态婆娑。当时夜间楚歌。

叹乌骓不逝,恨满山河。

匆匆玉帐人东去,耿耿素志无他。黄陵庙,湘水波。

记染竹成斑泣舜娥。又岂止虞兮,无可奈何。

形式: 词牌: 秋色横空

秋色横空

摇落初冬。爱南枝迥绝,暖气潜通。

含章睡起宫妆褪,新妆淡淡丰容。冰蕤瘦,蜡蒂融。

便自有翛然林下风。肯羡蜂喧蝶闹,艳紫妖红。

何处对花兴浓。向藏春池馆,透月帘栊。

一枝郑重天涯信,肠断驿使逢。关山路,几万重。

记昨夜筠筒和泪封。料马首幽香,先到梦中。

形式: 词牌: 秋色横空

贺新郎.题阙

喜气轩眉宇。□卢郎、风流年少,玉堂平步。

车骑雍容光华远,不似黄梁逆旅。

抖擞尽、貂裘尘土。

便就莫愁双桨去,待经过、苏小钱塘渡。

画图里,看烟雨。一樽邂逅歌金缕。

望晴川、炉峰瀑布,浪花湓浦。

老我三年江湖客,几度登临吊古。

怅日暮、家山何处。

别后江头虹贯日,想君还东观图书府。

天咫尺,听新语。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