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亲征诏书二首(其一)》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亲征诏书”的解读,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君主责任以及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首句“逆虏何时正典刑”,诗人以强烈的语气呼唤,表达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正义复仇的渴望,期待着敌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接着,“久闻诸将拥彊兵”一句,既是对军队力量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将领们如何使用这些力量的疑问,以及对战争策略的反思。
“中原未雪十年耻”一句,直指历史的伤痛,强调了对过去耻辱的铭记,以及对未能在十年前解决的问题的遗憾。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警醒,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教训。
“圣主自劳千里征”则转向对君主的颂扬,赞美君主亲自出征的决心和勇气,体现了对君主领导力的尊重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君主亲自参与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君主安全的担忧,也有对君主为国为民的敬仰。
“楚国群臣谁恸哭,杜陵野客自吞声”两句,通过对比群臣的沉默与诗人自己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个人情感的强烈波动。这里不仅有对国家危机的忧虑,也有对忠诚与责任的思考。
最后,“君恩压顶丘山重,命掷鸿毛未是轻”两句,将君主的恩德比作沉重的山岳,强调了君主对臣民的重要性;同时,将个人的生命比作轻如鸿毛,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以及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生死的轻重之辨。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个人与国家、责任与牺牲之间的复杂关系,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亲征诏书”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君主、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