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韩帅世忠退保丹阳远近忧惧州县议结乡兵以备不虞闾巷少年贯弓走马若有得色感而有作

逆虏纵横未剪齐,王师退保浙江西。

羽书日报犹未息,戎捷远来何太稽。

千里战云新鬼哭,满天阴雨夜乌啼。

臂弓腰箭谁家子,竟日鸣鞭跃马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在听到韩世忠将军退守丹阳的消息后所作,反映了当时战事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首联“逆虏纵横未剪齐,王师退保浙江西”,开篇即点明了敌军肆虐,朝廷军队被迫撤退至浙江西部的严峻局势。逆虏,指的是侵扰边疆的敌人;王师,指朝廷的军队。这两句描绘出一幅战争不断,国家动荡不安的画面。

颔联“羽书日报犹未息,戎捷远来何太稽”,紧承上联,进一步描述了战事的紧张与紧迫。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戎捷,指军事胜利的消息。这两句表达了尽管每日都有紧急军报传来,但胜利的消息却迟迟未到,暗示了战局的复杂和艰难。

颈联“千里战云新鬼哭,满天阴雨夜乌啼”,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千里战云,形容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广阔的地域;新鬼哭,指战争中无辜生命的逝去;满天阴雨,夜乌啼,则是自然界的哀鸣,象征着人间的苦难与悲伤。

尾联“臂弓腰箭谁家子,竟日鸣鞭跃马蹄”,将目光转向战场上的士兵,通过“臂弓腰箭”这一细节,刻画出他们准备战斗的形象。“谁家子”则流露出对这些年轻战士命运的关切与同情。整句诗通过“竟日鸣鞭跃马蹄”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士兵们日夜备战的紧张状态,同时也蕴含了对他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综观全诗,王十朋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宋时期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以及普通民众和士兵在战争中的悲苦与坚韧。诗中既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也有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体现了诗人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和刘方叔溪上一绝

杖屦徘徊驻碧溪,遥看飞瀑下崔嵬。

乘槎欲访吹箫客,烟草茫茫没旧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方叔见赠二绝(其一)

相对清谈味有馀,始知胜读十年书。

尘襟不用频挥麈,自有清风为扫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和方叔见赠二绝(其二)

一舍萧然学有馀,窗间遮眼尽文书。

已将事业盟灯火,万事何烦酒破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得陈商霖书

山馆无人慰索居,喜君交契有终初。

扁舟方起雪溪兴,尺素又传鱼腹书。

炊黍定寻前日约,题诗宁怨故人疏。

好来相共亲灯火,可惜青春度莫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