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赴长安途次晋中杂兴

行人去去复青山,策马西风了未闲。

碧草难寻绵上陇,白云何处雁门关。

三更晓角来霜里,一片秋声在树间。

此际萧森愁欲起,不缘客路亦潸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孙蔚的《秋赴长安途次晋中杂兴》描绘了一幅行旅者的秋日景象。首句“行人去去复青山”,写出行人独自前行,不断穿越连绵的青山,暗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接着,“策马西风了未闲”展现了骑马者在秋风中疾驰,但心情并未因此轻松,反而显得忙碌而忧虑。

“碧草难寻绵上陇,白云何处雁门关”两句,通过描绘难以寻找的碧绿草地和远方的白云、雁门关,寄寓了诗人对未知路途的迷茫和对边关的遥想,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三更晓角来霜里,一片秋声在树间”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凄凉,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和落叶的沙沙声,增添了旅途的孤寂感。最后一句“此际萧森愁欲起,不缘客路亦潸潸”,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即使不是因为身处异乡,这份秋意也足以让人心生哀伤。

整首诗以行人的视角,通过秋景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迷茫和愁绪,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12)

王孙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行杂感(其一)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

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

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行杂感(其二)

芙蓉山色有无间,烟棹芦花千里还。

远涧寒声移晚树,晴江落照上秋山。

逢人尽说风尘苦,出世方知云水闲。

昨夜终南来梦里,宛然三径扣松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早发峡石驿

西岩马首向层霄,秋树平明烟未消。

寂寂空亭人不见,霜吹红叶过山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湘行绝句(其一)

幂䍥湖云淡带烟,渔镫明灭大堤边。

风声夜半幽篁里,疑是湘灵廿五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