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旅情

衣锦军中恨如麻,美酒近难赊。

春衫湿透,唐家司马,不为琵琶。

抱琴却到谁行宿,山影绿窗纱。

夜长天倦,数声檐铁,瘦尽梅花。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鉴赏

这首《眼儿媚·旅情》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旅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旅途中的孤寂景象。

首句“衣锦军中恨如麻”,以“衣锦”二字开篇,暗示了主人公曾经的荣耀与辉煌,而“恨如麻”则表达了在军旅生涯中积累的诸多遗憾与痛苦,形成鲜明对比,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美酒近难赊”一句,点出了旅途中难以寻觅慰藉之物的无奈,美酒作为古代文人骚客常用的抒情媒介,在这里却成了无法触及的奢望,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失落的情绪。

“春衫湿透,唐家司马,不为琵琶”三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旅途中遭遇的风雨与困顿,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这里的“唐家司马”可能暗指一种身份或地位的象征,而“不为琵琶”则表明即使身处困境,也难以找到心灵的寄托。

“抱琴却到谁行宿”一句,将画面转向夜晚,主人公怀抱琴瑟,寻找栖息之所,但无人相伴,更显孤独。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渴望与孤独。

“山影绿窗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山影投射在绿色的窗纱上,既增添了景致的美感,也映照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沉思。

“夜长天倦,数声檐铁,瘦尽梅花”四句,通过夜的漫长、天的疲惫、檐铁的滴答声和梅花的凋零,构成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夜的长与天的倦,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旅途的劳顿;檐铁的滴答声,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而“瘦尽梅花”则寓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主人公心境的衰败与失落。

整体而言,《眼儿媚·旅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是一首充满深意的旅情之作。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摊破浣溪纱.忆广南胡家歌姬

缓步藏春进酒来,好风微觉画裙开。

料是君家常作使,莫嫌猜。

送恨将心吹玉管,含羞当面整金钗。

轻薄未应嫌杜牧,且徘徊。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青衫湿.田戚畹家姬东哥甲申后为教师遇之有感

定场娘子霜栖鬓,先唱渭城花。

重翻宫调,开元旧曲,知付谁家。

此身似燕,春巢画栋,秋宿平沙。

相如抽管,长门写怨,输与红牙。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青衫湿.广林饮李太虚寓中出家姬作剧

红桥旧日深情地,一片玉箫吹。

画蛾青敛,著人多处,不在歌时。

教师催出,齐登绣毯,摆落游丝。

曲终帘掩,堂前黄月,占断相思。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青衫湿.记湖上弹琴之会

流苏尽日垂珠箔,门外紫苔斑。

唤茶鹦鹉,金笼前后,徐露青鬟。

自怜纤指,大家风调,写尽幽閒。

绣台深挂,拨残香兽,一片寒山。

形式: 词牌: 人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