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柳树的凄美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
首句“曾共栖乌宿白门”,以“栖乌”暗喻朋友相聚,用“白门”点出地点,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氛围。接着,“西风憔悴别王孙”一句,借西风的萧瑟和王孙的离别,渲染出离别的哀伤与不舍。接下来,“千条明月清商曲,一路朝霜子夜村”两句,通过明月、清商曲、朝霜、子夜村等意象,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凄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
“何处斑鵻啼著曙,经年骝马去平原”则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的主题。斑鵻在黎明时分的啼鸣,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经年的骝马离开平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最后,“生来不识临岐恨,未到津亭已断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即使未曾经历过离别的痛苦,但在即将分别之际,心中早已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痛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秋柳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深秋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以及对离别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