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与卓民表陈国器步出北郊

灼灼桃吐华,濯濯柳垂缕。

芳菲挽人出,春力乃如许。

嗟予闭门客,佳节过不数。

不因可人呼,那得幽步举。

客如山阴胜,诗作斜川语。

谁言一尊酒,妙处合千古。

归来读残书,耿耿霜月苦。

空馀流落心,三叹非吾土。

形式: 古风

翻译

鲜艳的桃花绽放,光秃秃的柳树垂下丝条。
芬芳引人外出,春天的力量竟是如此之大。
我这个闭门之人,佳节都未曾好好度过。
如果不是有人相邀,哪能有闲暇散步欣赏美景。
客人如同山阴般文雅,诗篇仿似斜川般的清新。
谁说一杯酒中,蕴含的美妙意境能流传千古。
回家后读着残破的书籍,清冷的月光下倍感凄苦。
只剩下流浪的心,三次叹息,这里并非我的归宿。

注释

灼灼:形容桃花鲜艳。
濯濯:光秃秃的样子。
芳菲:芬芳的花香。
春力:春天的力量。
闭门客:居家不出的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可人:令人愉快的人。
斜川: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地名,象征优美景色。
一尊酒:一杯酒。
耿耿:明亮的样子,形容月光。
流落:飘泊,流浪。
三叹:连续三次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桃花盛开,柳絮轻飘,春天的气息浓郁而又不失柔和。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春光易逝、自己却难以与世事隔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自然之美的心态。

诗中“芳菲挽人出,春力乃如许”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情景。“嗟予闭门客,佳节过不数”则表达了诗人的幽居生活以及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

“客如山阴胜,诗作斜川语”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同享受自然之乐的愉悦心情。而“谁言一尊酒,妙处合千古”则透露出诗人对饮酒的喜爱以及这种生活方式所蕴含的永恒魅力。

最后,“归来读残书,耿耿霜月苦。空馀流落心,三叹非吾土”表达了诗人归来后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异乡生活的不适应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的享受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2)

朱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社斋禁连雨不止赋呈梦得

岁丰农犹饥,岁恶何可说。

哀哉半菽氓,罪岁同一舌。

年时旱尘涨,腊尽不见雪。

青皇忽雨我,万顷麦苗活。

令尹民父母,沟壑思手挈。

祈年祓斋禁,有酒不忍设。

那知桃李径,狼籍香泥滑。

芳意倏如此,坐恐及鶗鴂。

郊原伫开晴,出劳南亩馌。

秋成已在眼,一醉宇宙豁。

更呼湔裙人,劝此侧帽客。

和公斜川诗,磨石镵岁月。

形式: 古风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寒崦人家碧溪尾,一树江梅卧清泚。

仙姿不受凡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向来休沐偶无事,谁从我游二三子。

弯埼曲径一携手,冻雀惊飞乱英委。

班荆劝客小延伫,酌酒赋诗相料理。

多情入骨怜风味,依倚横斜嚼冰蕊。

至今清梦挂残月,强作短歌传素齿。

韵高常恨句难称,赖有君诗清且美。

天涯岁晚感乡物,归欤何时路千里。

枕楼一笛雪漫空,回首江皋泪如洗。

形式: 古风

酬冯退翁见示之什

我家大江左,江水日夜东。

遥瞻发源处,乃在西南穷。

相望邈异境,正北一水通。

故令我与子,迹远心自同。

我生寡所谐,强颜红尘中。

倦飞矫归翮,饥吟咽寒蛩。

独欣得吾子,万虑一笑空。

时时出秀句,醒我如风松。

当知山泽臞,不鄙犀角丰。

弹冠寔伊始,此生各飞蓬。

卜邻固未必,即事聊从容。

形式: 古风

蝶恋花.醉宿郑氏阁

清晓方塘开一镜。落絮飞花,肯向春风定。

点破翠奁人未醒。馀寒犹倚芭蕉劲。

拟托行云医酒病。帘卷闲愁,空占红香径。

青鸟呼君君莫听。日边幽梦从来正。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