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颐庵先生秋兴

秋宵群动息,风景有馀清。

暗露梧边堕,流泉竹下鸣。

兴来忘宿疾,诗就总閒情。

此际衿如洗,忧思何处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静谧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幽。首句“秋宵群动息”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夜,万物皆息,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风景有馀清”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新与宁静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暗露梧边堕,流泉竹下鸣”,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暗露”与“堕”、“流泉”与“鸣”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观,露珠在梧桐叶上轻轻落下,泉水在竹林间潺潺流淌,声音清脆悦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兴来忘宿疾,诗就总閒情”表达了诗人因眼前的美景而激发的创作灵感,暂时忘记了日常的烦恼,沉浸在诗歌的创作中,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最后,“此际衿如洗,忧思何处生”则是对心境的升华,此时此刻,诗人的心灵如同被洗涤过一般纯净,所有的忧愁与烦恼似乎都无处藏身,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清雅、超脱的艺术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纯净追求。

收录诗词(14)

黄润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叹

白发酿衰容,那堪气不充。

眼花时见燐,耳聩日闻蛩。

忽忽如醒梦,行行似踏空。

达人虽识早,争奈太龙钟。

形式: 五言律诗

书所见

楚郊閒纵目,城郭见应稀。

云过峰掀帽,苔荒石褪衣。

燕穿沙岸蛰,鹰乱烧烟飞。

景物寻常里,谁能悟化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路遇雨

万里南行愧不才,旅怀那得暂时开。

青天夹路重重去,白雨倾盆阵阵来。

油伞纸穿连我湿,竹兜泥滑怕人抬。

悠悠世味都看彻,惟有心期未肯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入松行

心谒衡宫久已斋,天灵为我扫阴霾。

倾翻谷节三朝雨,洗净松行廿里街。

更喜沙堤缘白石,何妨布袜曳青鞋。

行行看到南峰顶,一荡胸中万古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