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
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人在细雨中钓鱼的情景。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
“细雨桃花水”一句,以桃花水比喻春天的河流,细雨如丝,既营造出一个柔和湿润的氛围,也暗示了渔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捕鱼活动。桃花水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写,也象征着渔人的隐逸生活。
“轻鸥逆浪飞”一句,则通过鸥鸟逆流而上的动作,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同时也衬托出渔人在水中的悠然自得。轻鸥的形象给人以灵动之感,与细雨和桃花水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幅春日江河图。
“风头阻归棹”一句,写出了渔人的船只因风而不能顺利返回,渲染出一种自然力量与人类意志的对抗。这里的“风头”不仅是气象变化,也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阻挠。
最后,“坐睡倚蓑衣”一句,则描绘了渔人在等待时机或是避雨时,依靠简陋的蓑衣(用草或芦苇制成的遮阳物)而坐睡的情景。这不仅写出了渔人的悠闲自在,也反映出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宁静、安详又富有生机的春日江河世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不详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侵晓乘凉偶独来,不因鱼跃见萍开。
卷荷忽被微风触,泻下清香露一杯。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
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
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院宇秋明日日长,社前一雁到辽阳。
陇头针线年年事,不喜寒砧捣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