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亭(其四)

滍川胜气蔼葱葱,远访先生旧隐风。

阅礼敦诗见犹子,故知馀泽未终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滍川探访古代贤士隐居之地的情景,充满了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崇敬之情。首句“滍川胜气蔼葱葱”,以葱郁的植被象征滍川地区环境的优美与生机勃勃,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活力的氛围。接着,“远访先生旧隐风”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圣贤的追慕之情,以及对探寻先贤足迹的渴望。

“阅礼敦诗见犹子”一句,进一步揭示了作者此行的目的不仅仅是寻访遗迹,更在于通过观察礼仪、推崇诗歌来学习先贤的道德风范和文化精神。这里的“犹子”通常指晚辈或弟子,暗示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成为先贤思想的传承者。

最后一句“故知馀泽未终穷”总结了作者的感悟,即尽管时间流逝,但先贤留下的文化精髓并未消逝,反而在后世不断发扬光大。这不仅是对先贤智慧的赞美,也是对自身追求道德修养和文化传承的决心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个人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文化传承的信念,即优秀的精神财富是永恒的,能够跨越时空,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孔处度李荣期同游汝阳城西等慈寺溪堂

汝阳介崧洛,郡邑古且幽。

出郭才数里,招提据清流。

千章郁古木,中有百尺楼。

循梯到朱栏,眼接万象游。

二豪俱才华,笔力胜九牛。

佳辰同览眺,高怀肯悲秋。

轩渠发笑语,辽乱惊凫鸥。

平生读书要,取用不假钩。

想当援毫初,应手如见投。

挹子明月光,泠然洗吾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方平见寄

黄花弄色近重阳,山果红梨迥得霜。

节物撩人兴不浅,交情如子味何长。

终期雾豹栖岩穴,且作宾鸿寄野塘。

它日西湖能过我,胡麻供饭煮芹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题南阳刘氏松堂

南阳自古誇雄都,山川淑气无时无。

中间豪杰相间出,卧龙光武兴王图。

有唐昌黎百世士,布衣奋起为师儒。

风流异代骨虽朽,馀泽尚可濡焦枯。

刘郎先子挺奇质,志业文史称乡闾。

词场较蓺一不售,掉头便卜溪山居。

朋云友月终岁事,挟册教子犹区区。

青松寸根手自植,气概今已凌凡株。

虬髯龙甲拂天籁,飒若风雨来江湖。

悲哉孝思论罔极,新构永与甘棠俱。

西州骚人竞与赋,盛事相诧无贤愚。

续貂自昔人所诮,诗成出袖增踌躇。

形式: 古风

同韩子苍游黄山观约高寿朋张公硕不至

驼裘跃马去翩翩,一舍逡巡箭脱弦。

仙事未须穷传记,胜游聊为好山川。

穿林络石惊寒浏,缭白萦青对篆烟。

惆怅能文二三子,操觚安得共周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