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林所作的《赠南昌教谕良懋》。诗中描绘了江水、石头、木兰舟和远行客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关系,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时光、荣誉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浩浩江上流,累累水中石”描绘了江水的广阔与流动,以及水中堆积的石头,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静谧的氛围。接着,“泛泛木兰舟,悠悠远行客”则将视角转向船只与旅行者,通过“泛泛”与“悠悠”的形容词,表现了船只在江面上轻盈地漂浮,以及远行者的孤独与悠长的旅程。
“江流石可转,远行未云极”两句,以江水的流动与石头的不可移动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有限性。接下来,“把袂杯酒间,故情满胸臆”描绘了朋友相聚饮酒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情感的交流。
“十年共青毡,黾勉崇明德”提到与友人共度的十年时光,以及努力提升道德修养的过程,体现了对友情与个人成长的重视。“风云一得路,弃我如遗迹”则表达了对机遇与命运的感慨,以及被遗忘的无奈。
“游鱼在深渊,冥鸿奋高翼”运用比喻,游鱼象征平凡的生活,冥鸿则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这两句反映了对生活与理想的双重态度。“相从弗及时,流光恐抛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愿望。
最后,“荣名各有时,愿言加餐食”提醒人们荣誉与名声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应当珍惜眼前,保持健康。“朋簪盍有期,岂必长相忆”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即使不常联系,但友情的纽带依然牢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时光、荣誉与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