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十月游南华

五年四转入曹溪,飞盖干霄日为低。

人定忽闻钟不嗄,饮香休问水流西。

桄榔子熟旒珠重,豆蔻丛深扇羽齐。

郁郁苍苍千嶂里,犯寒犹著一蝉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我五年中四度转往曹溪,华盖高举仿佛接近天际。
静夜时分忽然听到钟声悠扬,无需询问流水向何方西去。
桄榔树果实成熟如沉重的珠串,豆蔻林深处扇叶如羽翼排列。
在那郁郁葱葱的群山之间,寒气中仍能听见一只蝉鸣叫着抵抗严寒。

注释

五年:五年时间。
曹溪:地名,指广东韶关的南华寺。
飞盖:形容车盖高耸。
干霄:直入云霄。
人定:夜晚安静的时候。
钟不嗄:钟声清亮不嘈杂。
水流西:比喻时光流逝。
桄榔子:桄榔树的果实。
旒珠重:比喻果实累累。
豆蔻丛:豆蔻树丛。
扇羽齐:扇叶排列整齐。
千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犯寒:冒着寒冷。
一蝉嘶:一只蝉鸣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深山的静谧图景。诗人经过五年的流转,终于在丙寅年十月踏上了南华之旅,这里指的是道教名山之一的衡山,即今天湖南省的衡阳市一带。

"五年四转入曹溪,飞盖干霄日为低。"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经过长时间的跋涉,来到了一条清澈的溪流边,这里的“飞盖”形象地表达了山峰间云雾弥漫的景象,而“日为低”则是说太阳似乎也被这深山所笼罩,显得格外低沉。

"人定忽闻钟不嗄,饮香休问水流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的感受,“人定”意味着心灵的宁静,“忽闻钟”是说在这样的境况中突然听到寺庙里的钟声,而“不嗄”则是这钟声清脆而不刺耳;“饮香休问水流西”则是在这样宁静的环境里,即使是品尝着山间的清泉也不必去询问它的来源。

"桄榔子熟旒珠重,豆蔻丛深扇羽齐。"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山中的景象,“桄榔”指的是桂圆,“旒珠”则是其果实成熟时散发的香气和果肉的形容词;“豆蔻丛深”则是说野菊花在丛生中开得很深,形成了一片花海;“扇羽齐”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花瓣如同轻柔的羽毛一般。

"郁郁苍苍千嶂里,犯寒犹著一蝉嘶。" 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的郁郁青翠和秋天的萧瑟感。诗人用“郁郁苍苍”来形容这片林木茂密而又生机勃勃,而“千嶂里”则是说这些景色藏匿在无数山峰之中;“犯寒犹著一蝉嘶”则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虽然天气渐冷,但依然能听到远处微弱的蝉鸣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在静谧山林中所获得的心灵宁静。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东津送方务德

一年痴雨令人瘦,三日佳晴送子回。

何以赠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黄金罍。

寻春出郭非聊尔,下水行舟亦快哉。

小试平生钓鱼手,老夫合住子陵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酌石台上思得名手作松梅图(其一)

老松鳞甲待拿云,俯视梅花意亦亲。

粉色上参冬岭秀,虬枝下挽越溪真。

乘闲到此能终日,与我来游尽可人。

今代华光古韦毕,生绡一幅两传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酌石台上思得名手作松梅图(其二)

匆匆前日贺书云,那似今朝笑语亲。

年例一来窥雪样,岁寒同此见天真。

梅间蜂阵长围日,松下鸱蹲反嚇人。

一碗檑茶未忘本,三杯薄酒不能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冬至后雪夜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