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章三洲

高才早戴惠文冠,骢马瑶珂白玉鞍。

袖里谏书人不见,朝端簪笔众争看。

一封承谴君门远,万里投荒岭路难。

折趐雕鹰仍养翮,清秋霜汉待高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赠章三洲》。诗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官员章三洲的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比喻,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坚韧的精神。

首联“高才早戴惠文冠,骢马瑶珂白玉鞍”,以“惠文冠”、“骢马”、“瑶珂”、“白玉鞍”等华美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章三洲的非凡才华和尊贵身份。其中,“惠文冠”象征着智慧与荣誉,“骢马”、“瑶珂”、“白玉鞍”则代表了权力与地位,整体营造出一种威严而优雅的氛围。

颔联“袖里谏书人不见,朝端簪笔众争看”,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章三洲在袖中藏有谏言,不轻易示人的谦逊与深沉;另一方面,通过“朝端簪笔众争看”的场景,展现出他谏言的影响力和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这一联巧妙地揭示了章三洲作为谏官的职责与社会地位。

颈联“一封承谴君门远,万里投荒岭路难”,通过“一封承谴”和“万里投荒”两个场景,描绘了章三洲因谏言而遭受贬谪的艰难处境。这里不仅体现了他为国为民敢于直言的勇气,也反映了其命运的坎坷与不幸。

尾联“折趐雕鹰仍养翮,清秋霜汉待高抟”,以“折趐雕鹰”比喻章三洲遭遇挫折后的状态,但“仍养翮”表明他并未放弃,而是积蓄力量,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展翅高飞。最后,“清秋霜汉待高抟”表达了对章三洲未来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抱负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章三洲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人格魅力、道德风范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深切同情与崇高敬意。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陈舟峰秀才读书处赋赠

闭门开卷日何长,草木萎黄又见苍。

坐榻几穿当膝处,飞萤多入照书囊。

荒庭鸟迹翻朝几,古寺钟声到夜床。

揽镜莫须愁鬓发,凌云终自达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薛南塘移居走笔奉柬

颇怪日来来往疏,因知迫岁始移居。

径辟三条同蒋诩,家存四壁类相如。

飞萤入夜疑新案,巢燕春还讶换除。

借问储物何所有,图书满箧曲专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施文山

问君何日滞明时,直似朱颜节素丝。

远谪长违天北极,量移犹向海南涯。

猿声到舍初休吏,榔叶飘庭正写诗。

玉体清羸应近药,朝餐努力慰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唐翠轩见过

蒙密城西仲蔚园,鸡鸣树杪类荒村。

已无奇迹惊斯世,犹有高人到此门。

蕉叶声中欣对雨,莎茵藉处爱移尊。

与君且尽今宵兴,莫听阶前蟋蟀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