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二首(其一)

熊轼巴陵地,鹢舟湘水浔。

江山与势远,泉石自幽深。

杳霭入天壑,冥茫见道心。

超然无俗事,清宴有空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雄伟的车辆停在巴陵的大地上,装饰华美的船航行在湘江的岸边。
壮丽的山河与世俗的权势相去甚远,山间的泉水和岩石自然幽深。
云雾缭绕直入天际的山谷,朦胧中仿佛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超脱于凡尘琐事之外,清静的宴饮只伴有空旷的树林。

注释

熊轼:古代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常雕以熊形,代指华贵的车。
巴陵:古地名,今湖南岳阳一带。
鹢舟:装饰有鹢鸟形状的船头的船,代指装饰华美的船。
湘水:即湘江,流经湖南的河流。
浔:水边深处。
江山:山河,泛指国家的疆土或自然美景。
势远:远离权势纷争。
泉石:山间的泉水和岩石,常用来形容隐逸的环境。
幽深:深邃而幽静。
杳霭:云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深远、迷蒙。
天壑:高山深谷,直通天际。
冥茫:幽暗而广阔,形容深远难测。
道心:悟道之心,指对人生真理的理解或修行之心。
超然:超出一般,不受拘束。
俗事:世俗的事务,日常的琐事。
清宴:清静的宴会,没有尘世烦扰的聚餐。
空林:空旷的树林,象征着宁静和远离尘嚣。

鉴赏

诗人以深远的江山和势力作为开篇,通过熊轼巴陵的地理环境和鹢舟在湘水浔上的行进,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泉石自幽深"则是对这片自然景观的进一步刻画,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杳霭入天壑"一句,以其雄浑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宏伟的山水画卷,而"冥茫见道心"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一种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体悟。

最后两句"超然无俗事,清宴有空林"更是将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推到了极致。"超然"二字,意味着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高蹈物外、超然物表的境界,而"清宴有空林"则是在这个境界中所获得的一种精神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平静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4)

尹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夜陪张丞相赵侍御游灉湖二首(其二)

江上饶奇山,巑罗云水间。

风和树色杂,苔古石文斑。

巴俗将千溠,灉湖凡几湾。

嬉游竟不尽,乘月汎舟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奉陪张燕公登南楼

君子每垂眷,江山共流眄。

水远林外明,岩近雾中见。

终日西北望,何处是京县。

屡登高春台,徒使泪如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夜吟

秋径填黄叶,寒摧露草根。

猿声一叫断,客泪数重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柱上诗

爷娘送我青枫根,不记青枫几回落。

当时手刺衣上花,今日为灰不堪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