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十首(其三)

容容白璧复何常,纨绔儒冠各自强。

世路突梯纷得路,官场牵线互登场。

愿从曼倩称谐隐,敢道宽饶是醒狂。

仕宦头颅可知己,翻愁四十尚为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述怀二十首(其三)》由清代诗人何栻所作,通过对比与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处境的深刻洞察。

首句“容容白璧复何常”,以“白璧”比喻纯洁无瑕的品质,却言其“复何常”,暗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本真不易。接着“纨绔儒冠各自强”,将“纨绔”与“儒冠”并列,前者指富贵子弟的奢华生活,后者指读书人的正统形象,两者看似对立,实则都在各自的领域追求卓越,展现出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策略。

“世路突梯纷得路,官场牵线互登场”两句,描绘了社会上各种人为了追求成功而采取的不同手段,无论是通过个人努力还是借助他人之力,都体现了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复杂性。这里既有对现实的讽刺,也暗含对人性的探讨。

“愿从曼倩称谐隐,敢道宽饶是醒狂”引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西汉的东方朔(曼倩)以其机智幽默著称,选择隐居以保全自己;东汉的宽饶则因直言进谏而被视为狂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既欣赏东方朔的智慧与避世,又对宽饶的直率有所认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最后,“仕宦头颅可知己,翻愁四十尚为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仕途生涯的自我认知与忧虑。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中年,仍在官场挣扎,不禁感到困惑与不安。这不仅是对自己现状的感慨,也是对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深度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56)

何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述怀二十首(其四)

出手长虹走太阿,十年英锐渐消磨。

徘徊西掖吟红药,转侧南宫佩紫荷。

阅历行知青眼少,公卿坐看黑头多。

畏寒亦拟分馀暖,冰老成晶不受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述怀二十首(其五)

残羹不肯乞人馀,落佩何由与世疏。

使气安知程不识,慕名真爱蔺相如。

狂言?坐犹耽酒,刻意归山欲著书。

一笑穷愁应舍我,天心从古有乘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述怀二十首(其六)

自信才如腹背毛,不矜六翮负风高。

倚门肮脏愁胡底,索米侏儒愧若曹。

豪舞强酬浑脱帽,新声终贱郁轮袍。

时宜难合甘藏拙,南郭吹竽幸未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述怀二十首(其七)

不辨官私两部蛙,午馀犹未放蜂衙。

凡才自分应题凤,了事无能欲画蛇。

胥吏满堂头戢戢,文书信笔手沙沙。

羔羊退食委蛇甚,投谒频迂道左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