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代作

梧桐叶落雁初归,迢递无因寄远衣。

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

佳人刀杵秋风外,荡子从征梦寐希。

遥望戍楼天欲晓,满城鼕鼓白云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梧桐树叶凋零大雁开始归巢,远方的思念无法寄托在远行的衣物上。
月光洒在冰冷的石泉上,像金点闪烁;凤凰在箫管中沉醉,声音轻柔如玉。
美丽的女子在秋风中劳作,等待出征在外的丈夫,只在梦中相见。
远远眺望边关的烽火台,天色渐明,城中战鼓声震,白云飘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对远方丈夫的深情与孤独。

"梧桐叶落雁初归"一句,以梧桐树叶的飘落和大雁的南迁,暗示了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妻子心中对丈夫的思念。"迢递无因寄远衣"则表达了妻子的愿望,即使没有特别的原因,她也想将自己的思念通过衣服传达给远方的爱人。

接下来的两句"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描绘了一种清冷而又温馨的夜晚景象。明亮的月光洒在石头和泉水上,产生了金色的光点,环境既冷清又美好;同时,箫管(一种古代乐器)的声音轻柔而细微,如同凤凰的鸣叫一般优雅。

"佳人刀杵秋风外,荡子从征梦寐希"一句中,“佳人”指的是妻子,她在秋天的夜晚独自纺织,心中却想象着丈夫可能正在军营中。"荡子"即是纺车,通过“荡子从征梦寐希”表达了妻子的思念和对远方丈夫的担忧。

最后两句"遥望戍楼天欲晓,满城鼕鼓白云飞"展现了一个即将破晓的战争前夕场景。妻子在夜色中遥望着军营的楼阁,天边已经透露出曙光,而整个城市都回荡着军鼓的声音,如同白云一般飘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妇女在战争年代里深沉的思念与孤独。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其一)

权门阴进夺移才,驿骑如星堕峡来。

晁氏有恩忠作祸,贾生无罪直为灾。

贞魂误向崇山没,冤气疑从湘水回。

毕竟成功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其二)

月落清湘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蘋蘩。

谁令力制乘轩鹤,自取机沈在槛猿。

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为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闻雁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

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入云声渐远,离岳路由赊。

归梦当时断,参差欲到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闻蝉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时行仍髣髴,度日更分明。

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