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
时行仍髣髴,度日更分明。
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的乡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慨。"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中的"火云"通常指的是晚霞,这里形象地将其比作即将熄灭的火焰,以此来表达诗人心中对于故乡的渴望和期盼。而"晓角欲微清"则是对早晨清晨钟声渐渐清晰起来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在清晨即被唤醒,对远方家园的思念无法平息。
"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中,"故国"一词充满了对远离的家乡无尽的情感。"新蝉"指的是初夏时分才开始鸣叫的小蝉,这里诗人通过蝉鸣声来表达自己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忧虑。
"时行仍髣髴,度日更分明"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时间的敏感,他注意到时间在不断流逝,每一天都在精确地度过。这里的"髣髳"形容心绪缠绵不绝,与上文中对于故乡的思念相呼应。
最后两句"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对蝉鸣声有所关注,但他并没有沉迷于这种自然之声,而是更深层次地担忧着头发渐渐斑白,这里的"白发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化。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传递出一种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切体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思。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贱子来千里,明公去一麾。
可能休涕泪,岂独感恩知。
草木穷秋后,山川落照时。
如何望故国,驱马却迟迟。
扰扰复翻翻,黄昏飏冷烟。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窗虚枕簟凉,寝倦忆潇湘。
山色几时老,人心终日忙。
松风半夜雨,帘月满堂霜。
匹马好归去,江头橘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