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五)望谢公青墩故园读书处,三和前韵

北郭青墩,想魂魄、犹应恋此。

敢则谓、青山谢傅,将无同是。

相赏便携泉石意,自怡祗合烟霞寄。

正栖丘、饮谷十年前,难忘矣。菱角美,香芹旨。

寒月白,暮云紫。有晓猿夜鹤,招予唯唯。

纵隔千山还可共,不知一事徒深耻。

问半生、踪迹尚沉浮,无言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江红·其五》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谢公青墩故园的怀念与感慨。开篇“北郭青墩,想魂魄、犹应恋此”直接表达了对青墩旧地的深深眷恋,仿佛谢公的灵魂仍在此处徘徊。接下来,“敢则谓、青山谢傅,将无同是”暗示自己与谢公在品格上有所共鸣,都向往山水之间的隐逸生活。

“相赏便携泉石意,自怡祗合烟霞寄”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谢公相似的志趣,他们喜欢自然,愿意将自己的心灵寄托于山水之间。“正栖丘、饮谷十年前,难忘矣”回忆起十年前在此地的生活,诗人感到难以忘怀。

下片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菱角美,香芹旨。寒月白,暮云紫”,展现了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光,还有“晓猿夜鹤”的召唤,象征着超脱尘世的清幽。然而,“纵隔千山还可共,不知一事徒深耻”表达了即使身处异地,诗人也希望能与谢公的精神世界相通,对于不能共事的遗憾,他深感羞耻。

最后,“问半生、踪迹尚沉浮,无言耳”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总结了诗人一生的漂泊不定,只能默默无语,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六)望谢公青墩故园读书处,三和前韵

瓦釜雷鸣,难复问、黄金土价。

阅多少、初莺早雁,花开叶谢。

炙毂因人谁见许,新亭有泪无从洒。

尽滔滔、日夜大江流,如斯者。故园栗,微霜罅。

北堂枣,疏篱下。爱鲍君知我,陈侯均社。

输粟昔曾传柱史,入赀犹欲夸司马。

遍天涯、购得计然书,何求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七)风雨泊舟江心,四和前韵

亦复何为,奈范叔、一寒至此。

君不见、崩涛骇浪,滔滔皆是。

楚尾吴头家作寓,灯天砚地身为寄。

怅芦中、一叶两三人,真穷矣。汲新水,逾甘旨。

被短褐,逾朱紫。检齐梁旧史,掀髯曰唯。

天堑不矜衣带限,江流难刷降幡耻。

问六朝、遗恨几英雄,茫然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八)风雨泊舟江心,四和前韵

对此茫茫,何处问、垆边酒价。

那更禁、风吹浪打,水流花谢。

点点寒从双鬓入,丝丝愁共千行洒。

只此中、眼泪满春江,无穷者。笑补石,虚空罅。

叹填海,蓬瀛下。想隔江烟树,依稀村社。

带瞑连阴天似墨,湿云粘梦云如马。

总江南、江北影模糊,孤灯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谈沧孺属题挥锄居

鸡犬云中,曾栖息、匡君岩腹。

问何事,入廛近市,诛茅结屋。

用拙也应长闭户,畏人原自成空谷。

绕疏篱、几曲最怡情,栽花竹。波潋滟,千层縠。

烟葱茜,千章绿。对湖山俯仰,赏心娱目。

瓜架斗棚晨复暮,带经负耒耕还读。

人纷争、收拾一蜗庐,消棋局。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