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七)风雨泊舟江心,四和前韵

亦复何为,奈范叔、一寒至此。

君不见、崩涛骇浪,滔滔皆是。

楚尾吴头家作寓,灯天砚地身为寄。

怅芦中、一叶两三人,真穷矣。汲新水,逾甘旨。

被短褐,逾朱紫。检齐梁旧史,掀髯曰唯。

天堑不矜衣带限,江流难刷降幡耻。

问六朝、遗恨几英雄,茫然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满江红·其七》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词作。词人以风雨泊舟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身境遇,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困顿的深沉思考。

"亦复何为,奈范叔、一寒至此",词人自嘲,感叹自己如同范叔一般,生活贫困,处境凄凉。接下来,他以"崩涛骇浪,滔滔皆是"比喻世事艰难,暗示自己身处动荡之中。

"楚尾吴头家作寓,灯天砚地身为寄",形象地描绘了漂泊无定的生活,灯光如天,砚水如地,寓言词人的生活状态。"怅芦中、一叶两三人,真穷矣",进一步强化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贫困。

"汲新水,逾甘旨。被短褐,逾朱紫",虽生活简朴,但词人仍能从平凡中找到乐趣,对比出富贵生活的虚无。"检齐梁旧史,掀髯曰唯",借阅历史,词人似乎找到了共鸣,但仍感无奈。

"天堑不矜衣带限,江流难刷降幡耻",词人以长江天堑象征国家命运,表达对屈辱历史的痛惜。"问六朝、遗恨几英雄,茫然耳",最后以疑问收束,表达了对往昔英雄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展现了词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历史感悟。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八)风雨泊舟江心,四和前韵

对此茫茫,何处问、垆边酒价。

那更禁、风吹浪打,水流花谢。

点点寒从双鬓入,丝丝愁共千行洒。

只此中、眼泪满春江,无穷者。笑补石,虚空罅。

叹填海,蓬瀛下。想隔江烟树,依稀村社。

带瞑连阴天似墨,湿云粘梦云如马。

总江南、江北影模糊,孤灯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谈沧孺属题挥锄居

鸡犬云中,曾栖息、匡君岩腹。

问何事,入廛近市,诛茅结屋。

用拙也应长闭户,畏人原自成空谷。

绕疏篱、几曲最怡情,栽花竹。波潋滟,千层縠。

烟葱茜,千章绿。对湖山俯仰,赏心娱目。

瓜架斗棚晨复暮,带经负耒耕还读。

人纷争、收拾一蜗庐,消棋局。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过挥锄居,立和谈青雪韵

环堵萧然,正潇洒、丰神自别。

荷锄倦、拥书万卷,不营三窟。

半亩笔耕东海粟,砚田卧采西山蕨。

对北窗、风物到羲皇,南楼月。寻幽胜,头忘栉。

徒慷慨,心如结。笑劳劳攘攘,长安车辙。

造父难追泛驾影,夸娥独许名缰撇。

拟此生、市隐杂鱼盐,藏身诀。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三)送潘原白令溆浦,用辛稼轩平湖南寇韵

去矣安仁,惊憔悴、西风衣葛。

羡筮仕、桃花洞口,寻源而入。

江上月明乌鹊起,洞庭雾敛鱼龙泣。

却乘流、一叶望潇湘,波涛急。莫草檄,临邛客。

非下濑,戈船力。只鸣琴幕府,坐销锋镝。

吹笛自当兵十万,鼓刀恰向隆中出。

听楚歌、几曲静烽烟,谐金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