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白龙潭

百顷寒潭依古寺,隔林风景树苍苍。

天连野水平桥绿,云度溪阴拂袂凉。

飞阁层层悬鸟路,晴沙浅浅没鱼床。

由来此地春偏好,两岸蘼芜缀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冯行可的《泛白龙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泛舟于白龙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

首句“百顷寒潭依古寺”,开篇即点出潭水之广与古寺之静,寒潭与古寺相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隔林风景树苍苍”一句,通过“隔林”二字,暗示了潭边树木茂密,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树木环绕、郁郁葱葱的画面。

“天连野水平桥绿,云度溪阴拂袂凉”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天空与田野相连,水面映衬着绿桥,云朵轻拂过溪边的阴凉处,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也巧妙地融入了清凉的感受,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飞阁层层悬鸟路,晴沙浅浅没鱼床”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微观的细节,飞阁与鸟路的交织,晴沙与鱼床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也体现了诗人对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由来此地春偏好,两岸蘼芜缀夕阳”两句,以“偏好”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带春景的喜爱之情,蘼芜点缀在夕阳下的两岸,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赋予了景色以情感的温度,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综上所述,冯行可的《泛白龙潭》以其精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将白龙潭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动人心弦的山水画卷。

收录诗词(28)

冯行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泛泖

浮屠十丈枕平川,浪涌珠光日倒悬。

客泛星槎疑入汉,僧耽水观不知年。

晓霜枫叶明村市,暮雨芦花失钓船。

浣尽尘缨心境寂,钟声忽逗半江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吴山大观亭

选胜登临兴自豪,披襟对酒咏离骚。

坐来湖影摇空碧,啸入江声作远涛。

灵气常通三竺近,浮云忽断两峰高。

秋风桂子云中落,时见天香满客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湖上逢故人

与君吟赏十年馀,博雅翩翩是我师。

悬磬由来无长物,携筇到处有新诗。

烟霞自足几两屐,日月频惊双鬓丝。

湖外青山湖上月,不妨潦倒桂花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望湖亭

特立孤亭隐翠微,空山春早客来稀。

望深烟景堪投策,坐久岚光欲染衣。

赤鲤惊看牵藻去,白鸥閒自傍人飞。

芳洲杜若应思采,那得扁舟系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