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四)

肉食贪谋己,几成国与人。

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

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

不堪宗社辱,一战靖边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权贵者贪婪图谋私利,几乎将国家和人民置于不顾。
他们轻易抛弃了宝贵的珠宝,甚至忍心自称臣服于敌人。
天下之人都为之痛哭,全体将士何不奋起抗争。
无法忍受国家的羞辱,一场战斗就能扫清边境的尘埃。

注释

肉食:权贵者。
贪谋:贪婪图谋。
几成:几乎。
国与人:国家和人民。
珠旒:宝贵的珠宝。
轻遗:轻易抛弃。
贼:敌人。
玉册:象征权力的玉册。
忍称臣:忍心自称臣服。
四海:天下。
皆:都。
流涕:痛哭。
盍:何不。
不堪:无法忍受。
宗社:国家。
辱:羞辱。
靖边尘:扫清边境的尘埃。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抗争与忠诚的诗歌,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面对国家危亡时的痛心疾首和坚定立场。

开篇“肉食贪谋己,几成国与人。”一句,直指那些只顾自身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人民的人。他们如同食人之兽,为了一己之私,甚至不惜牺牲整个国家的未来,这种行为令人齿冷心寒。

接着“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描述的是诗人对那些背叛信仰、出卖灵魂的人的痛恨。珍贵的珠宝被轻易抛弃,象征着荣誉与尊严的丧失;而玉册,则是官职和地位的象征,被迫承认自己的失败,这种屈辱难以承受。

“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则描绘了整个国家和民族在面对这种内忧外患时的悲痛与愤慨。四海指代全国,流涕表示万民哀伤;而三军,即全军之士兵,都愿意为国捐躯。

最后,“不堪宗社辱,一战靖边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抗争精神。面对民族的屈辱,诗人表示无法忍受,只能是通过一场决战来平息边疆的动乱,以此洗刷国耻。

这首诗语言强烈,情感激昂,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形象,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忠诚与抗争精神的坚定立场。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三)

贼马环京洛,朝廷尚议和。

伤心闻徇地,痛恨竞投戈。

始望全三镇,谁谋弃两河。

群凶未菹醢,吾合老江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二)

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一)

国步何多难,天骄据孟津。

焦劳唯圣主,游说尽奸臣。

再造今谁力,重围忌太频。

风吹迁客泪,为洒属车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福帅生朝二首(其二)

金貂赫奕照来仍,雅意诸郎以寿称。

矍铄仪形千岁鹤,扶摇风力九霄鹏。

黄云䆉稏人皆醉,丹荔芳敷俎正登。

请看君侯高阁宴,层梯无用一枝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