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二首(其二)

江上孤臣一片心,几经漂没水痕深。

极怜撑住即从古,正恐崩颓或自今。

藓蚀秋螺残老翠,蟂鸣春雨落空音。

好携双鹤矶头坐,明月中宵一朗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守仁的诗《登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二首(其二)》以江上孤臣自比,表达了深深的忧国之情。首句“江上孤臣一片心”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在江边的孤独身影,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犹如孤舟在波涛中坚守。接下来的“几经漂没水痕深”暗示了诗人历经沧桑,经历的困难和挫折之深。

“极怜撑住即从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那些坚韧不屈的先贤的敬仰,他们如同江中的礁石,虽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正恐崩颓或自今”则流露出对时局动荡、国家可能面临崩溃的忧虑,他担心这种颓势会从现在开始。

“藓蚀秋螺残老翠,蟂鸣春雨落空音”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言式地展现了岁月的侵蚀和人事的变迁,蝉鸣的空洞声音更增添了寂寥与哀愁。最后两句,“好携双鹤矶头坐,明月中宵一朗吟”,诗人渴望在静谧的夜晚,带着对未来的期待,独自坐在矶头,借月光吟咏,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儒家学者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元月三首(其一)元日雾

元日昏昏雾塞空,出门咫尺误西东。

人多失足投坑堑,我亦停车泣路穷。

欲斩蚩尤开白日,还排阊阖拜重瞳。

小臣谩有澄清志,安得扶摇万里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元月三首(其二)二日雨

昨朝阴雾埋元日,向晓寒云迸雨声。

莫道人为无感召,从来天意亦分明。

安危他日须周勃,痛哭当年笑贾生。

坐对残灯愁彻夜,静听晨鼓报新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丰城阻风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勾践敢忘尝胆地?齐威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机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其二)

倦鸟投枝已乱飞,林间暝色渐霏微。

春山日暮成孤坐,游子天涯正忆归。

古洞湿云含宿雨,碧溪明月弄清辉。

桃花不管人间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