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鲜于蹈夫诗编

百首新诗句句妍,追还江左一千年。

春归池草难专美,冷入江枫称所传。

一字人知吟不到,八分我喜录成编。

西来所得真多矣,满箧今藏锦绣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诗篇新颖优美无比,仿佛追回江南千年的风华。
春天离去,池塘草木之美难以独占,寒冷的江枫却名副其实地流传下来。
一字一句,人们可能还未吟咏,而我却欣喜地将其收录成书。
从西方得来的诗篇实在丰富,如今满满一箱都是华美的篇章。

注释

江左:古代江东地区,这里指江南。
春归:春天离去。
池草:池塘中的草木。
冷入江枫:寒冷的季节江边的枫树。
一字人知:一字未被大众知晓。
八分我喜:我十分喜爱。
录成编:整理成书籍。
西来所得:从西方得到的诗篇。
满箧:满箱,形容数量多。
锦绣篇:华美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望的作品,名为《还鲜于蹈夫诗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追求和赞美,以及自己创作诗歌的喜悦与成就。

“百首新诗句句妍,追还江左一千年。” 这两句表明诗人创作了许多佳丽的诗句,这些作品都极富韵味,能够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古代文脉,即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连接历史的长河。

“春归池草难专美,冷入江枫称所传。”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景色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艺术加工。池中草木在春日里生机勃勃,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其美丽,而江边的枫叶随风轻轻摇曳,被誉为传世佳话。

“一字人知吟不到,八分我喜录成编。”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文学态度和自信。一字之转,即便是旁人也难以道尽其奥妙,而诗人则以八分的满足将这些美好的瞬间和感悟记录下来。

“西来所得真多矣,满箧今藏锦绣篇。”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从古代文化中汲取养分的丰富性,以及自己珍视这些精神财富,如同珍宝一样收藏。诗中的“满箧”指的是装满了诗稿的文具箱,象征着诗人的创作成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古代文化的赞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个人创作成就的满足与骄傲。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其二)

坐阅江城岁月迁,心劳政拙岂能贤。

昔游泉石迷寻访,故里风烟喜接连。

聊假颁宣行素学,敢将迟暮叹华颠。

他年良史徵佳什,会入西京循吏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友人(其一)

弟兄南渡各驰驱,几奉君王尺一除。

黄耳音书寄怀抱,乌衣门巷惜丘墟。

澄清孟博荣持节,雅量玄平静著书。

五桂家风殊未艾,黄山佳气蔼如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关子东筇杖

老境生涯正倚君,周旋夷险共悲欣。

最怜磊磊多高节,未肯斑斑出异文。

汉阁灯来徒照夜,葛陂龙去谩拿云。

愿为灵寿扶黄发,廊庙他年看勒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叙故旧离合之感次韵二首(其二)

京口追游地,钱塘执别年。

飘流恍如梦,聚散岂其天。

夙驾行趋诏,当朝正急贤。

紫荷持从橐,去去入林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