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楼近煖云湿,夜深闻雁低。

声音灯外尽,羽翮月边迷。

冉冉白榆上,悠悠黄竹西。

应逢穆王骏,春草一长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闻雁》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夜晚听到雁鸣时的景象与感受。

首句“楼近煖云湿”,描绘了一幅温暖湿润的云层贴近楼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湿润的氛围。次句“夜深闻雁低”,点明时间已至深夜,雁声低沉,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增添了几分孤独与辽阔之感。

接着,“声音灯外尽”一句,将视线从天空拉回室内,暗示着雁鸣声在灯火之外逐渐消失,强调了声音的穿透力和空间的广阔。而“羽翮月边迷”则进一步渲染了雁群飞行的景象,月光下,雁翼的影子似乎迷失在夜空中,给人以无限遐想。

“冉冉白榆上,悠悠黄竹西”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白榆树和黄竹,将雁群的踪迹具象化,同时“冉冉”和“悠悠”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了雁群缓缓移动的姿态,以及它们在不同地点留下的痕迹。

最后,“应逢穆王骏,春草一长嘶”以古代传说中的穆王骏马为喻,表达了对雁群未来旅程的想象与期待。这里不仅寄托了对雁群安全抵达目的地的美好祝愿,也暗含了对自由飞翔的向往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听觉、视觉与想象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钱舜举画

一树花如雪,清明客未归。

坐看黄鸟并,梦作綵云飞。

翠袖寒犹薄,羊车过绝稀。

相如能作赋,月下卷春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山水图

汎舟桑落浦,望见香炉峰。

野水常敧树,山云不碍钟。

桃源携客觅,松径与僧逢。

为托荆关辈,添予九节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马竹所画

老树依江岸,归舟傍钓竿。

水花看晚净,风叶识天寒。

雁字来千里,鱼羹付一餐。

远山青可隐,日下是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客北门晨登山木阁

晨登山木阁,零雨煖于春。

溪水解留客,梅花偏照人。

秫香知酒熟,市远觉民淳。

此地堪娱老,惟愁度水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