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

西湖湖水清可?,孤山山人瘦有馀。

梅花五更清夜梦,周易一卷前身书。

经年竹户与僧语,僧房绕湖三百区。

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脩竹聊须臾。

衡山道士古须发,苦语不似公肤腴。

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

朝驰八纮莫四极,上挈太古中唐虞。

子房自是赤松后,渊明初无彭泽趋。

平生自谓公不死,意不一见成空虚。

买舟今夕定不寐,直恐长啸来清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所作的《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诗人以西湖的清澈湖水和孤山的清瘦山人林和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诗中提到梅花在五更清夜中入梦,暗示了诗人对先贤周易智慧的向往;常年与僧人交谈,反映出诗人对佛法禅意的追求。

诗人漫步在湖边的竹舍,与僧侣们交流,流连忘返,仿佛与自然和历史对话。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位衡山道士的形象,虽然须发古稀,但言语间却透露出坚韧与智慧。诗人借用芙蓉和月亮的意象,以及荷芰结庐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人进一步将自己与历史上的贤者如张良、陶渊明相提并论,认为自己若能与他们一样,即使不能长生不死,也足以满足。然而,诗人担心如果今晚未能拜访到林和靖的遗迹,他的期待将会落空,因此决定彻夜难眠,期待着与这位先贤的灵魂进行一次清都的邂逅。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约斋生日

何年麒麟飞上天,下视平地为秦川。

九关虎豹不敢去,为作南渡中兴年。

扶持斯文一鸣世,金钟大镛方在悬。

百年人物有如此,旧山乔木今依然。

人言广平心铁石,梅花作赋犹清便。

争如万象落吾手,颠倒捃拾无留妍。

晓窗沉水旋和墨,杂花落纸如云烟。

问渠少室果何事,一笑粲粲成真传。

春风正堕散花手,亦有舞雪相回旋。

愿公道眼皎如日,我欲以寿东家禅。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花瓶

辘轳声中井花满,亦有口腹如许清。

百花丛中度朝夕,一点不关流俗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山谷赋黄迪墨竹韵

平生黄太史,翰墨四海知。

风流过脩竹,自弃或若遗。

岂伊岁寒质,似我槃礴时。

此君不解语,风雨扶持之。

夜窗或荡撼,灯火皆疑危。

龙去恐□□,呻吟欲勤追。

摩挲古屋壁,想像还依稀。

怜公读书瘦,爱竹何缘肥。

饮尽三斗墨,半梢或相宜。

争如鸱夷子,一舸容西施。

岁晚意浩荡,江湖相倚毗。

云幢与烟节,异致仍同归。

多应黑瘦语,绝倒黄初诗。

君家百斛力,不解增双眉。

荣枯各本色,王林亦神驰。

我欲学挥扫,一年以为期。

胸中富千亩,二凤当来仪。

箫韶久不作,此恨常依依。

会须归故国,夜梦而昼思。

庭空月欲落,斯文还在兹。

形式: 古风

和史子由主簿食瓜

邻翁种瓜时,翠蔓不忍触。

提携落吾手,割裂亦甚酷。

相如方渴时,想见价金玉。

沉浮及桃李,一世谩貂续。

注泉挹甘寒,落蒂验香熟。

精神发良夜,清坐定更仆。

无使妨盘餐,开端自醽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