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谷赋黄迪墨竹韵

平生黄太史,翰墨四海知。

风流过脩竹,自弃或若遗。

岂伊岁寒质,似我槃礴时。

此君不解语,风雨扶持之。

夜窗或荡撼,灯火皆疑危。

龙去恐□□,呻吟欲勤追。

摩挲古屋壁,想像还依稀。

怜公读书瘦,爱竹何缘肥。

饮尽三斗墨,半梢或相宜。

争如鸱夷子,一舸容西施。

岁晚意浩荡,江湖相倚毗。

云幢与烟节,异致仍同归。

多应黑瘦语,绝倒黄初诗。

君家百斛力,不解增双眉。

荣枯各本色,王林亦神驰。

我欲学挥扫,一年以为期。

胸中富千亩,二凤当来仪。

箫韶久不作,此恨常依依。

会须归故国,夜梦而昼思。

庭空月欲落,斯文还在兹。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生敬仰的黄太史,他的书法名扬天下。
他的风度如同竹林中的清风,有时自我放逐,仿佛被遗忘。
他并非因寒冬而坚韧,而是像我这般随性自在。
这竹子不会说话,却在风雨中得到他的关爱。
夜晚,竹影摇曳,灯光下显得危险,他担忧失去。
怕是龙的离去,让他更加怀念,想要追赶那逝去的时光。
抚摸古屋墙壁,想象他的身影,依然清晰。
同情他为读书消瘦,为何爱竹又如此丰满。
即使喝尽三斗墨,也难以满足他对竹的热爱。
怎比得上鸱夷子,一叶扁舟承载着西施。
晚年心怀壮志,寄情于江湖,相互依靠。
云幢和烟节虽异,但意境相同,都归于淡泊。
黄初诗中的深沉话语,令人惊叹。
您的才情如百斛之力,但从不忧虑。
荣枯各有其本色,连王林也为之神往。
我愿学习书法,以一年为期。
心中藏有千亩诗书,期待凤凰降临。
古老的箫韶音乐久未响起,遗憾之情常在。
终将回归故乡,夜梦白日思念。
庭院空寂,月将西坠,文人墨客的精神犹在。

注释

黄太史:指诗人敬仰的书法家。
槃礴:形容随性自在。
此君:指竹子。
二凤:比喻杰出人才。
箫韶:古代的雅乐。
归故国:回归故乡。
斯文:指文人墨客的文化精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以黄迪墨竹为题材,仿照山谷诗韵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黄太史(黄迪)的敬仰和对其墨竹的深情赞美。诗人称黄太史才情横溢,其书法闻名四海,风流倜傥如同修竹般高洁,虽有时被忽视,但其品格坚韧如竹。墨竹沉默无言,却在风雨中得到人的呵护。诗人感叹墨竹的瘦劲之美,同时也赞赏黄迪的读书生活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争如鸱夷子,一舸容西施”,暗喻黄迪的才华如同古代美女西施,即使在困厄中也能展现出非凡的魅力。诗人期望自己能像黄迪一样,通过勤奋学习,提升自我,期待有一天能写出如黄初诗般令人惊叹的作品。同时,他感慨世事变迁,但黄迪的才华和精神永存,斯文之气犹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回归故土、传承文化传统的渴望,以及对黄迪墨竹精神的深深向往。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史子由主簿食瓜

邻翁种瓜时,翠蔓不忍触。

提携落吾手,割裂亦甚酷。

相如方渴时,想见价金玉。

沉浮及桃李,一世谩貂续。

注泉挹甘寒,落蒂验香熟。

精神发良夜,清坐定更仆。

无使妨盘餐,开端自醽醁。

形式: 古风

和史魏公秋日

山净晚馀碧,花深秋更红。

向来歌舞地,道德元冲融。

委身如蒹葭,不乱鱼鸟丛。

客至无少长,可人斯与同。

披衣坐良夜,一啸闻刚风。

何似饷佗国,频伽满盛空。

剧谈有类是,吾道何由穷。

此意诚未解,却须呼二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史魏公荔枝韵

炎州草木诚可怜,荔枝六月生蛮烟。

瞿聃不出盛明世,星斗一粲黄昏天。

憧憧翠盖下平地,井井绛帻罗群仙。

囊封白玉倍晶莹,手挹甘露加清圆。

槟榔却误染猩血,末利更欲薰龙钱。

可人风味自不恶,动地身价来何年。

杨梅卢橘定臣妾,河豚瑶柱微芳鲜。

故家奕世富青紫,石蜜一味忘中边。

传闻火山考下下,似隔秋水馀娟娟。

南人儿时解评品,北客老去空流涎。

红尘一骑烦笑粲,黄屋万里惊回旋。

豺狼不厌林甫肉,海岳空带胡儿膻。

交州驿置馀毒在,洛阳花事相珠连。

吾曹岂不识天意,尤物自是生海壖。

长安道近子午谷,闽粤岁驾东南船。

色香味变只三日,风马牛奔须数千。

只今上方亦玉食,不忍束帛疲民编。

冰盘恰恰荐亲寿,赪汗纳纳愁夫肩。

秋来衔子定鸿鹄,日莫得饱同乌鸢。

锦衾何必卷还客,我自与汝心安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史魏公荷花

潇然独出泥滓外,不待好风相濯磨。

红如咸池浴朝日,莹若璧月沉秋波。

强将国色斗清绝,辄莫天人谁敢过。

香阁容我小舟入,不怕鸳鸯惊棹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