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之民多种茶,山村栉比千万家。
朝脯伏腊皆仰此,累岁凭恃为生涯。
一朝使者忽禁榷,振举法令摇三巴。
锥刀尽毫发,鞭朴过网罝。
悲哉西南人,生长逢勋华。
垂髫以来至白首,未识此事徒忧嗟。
议欲伐茗荈,不如植禾麻。
一花五出最为早,焙户常于火前造。
春来畏罪不敢言,芽甲任随黄叶老。
安得仙崖凝露膏,寄与交朋叙勤好。
广平先生风格清,坐听万事心无营。
日高睡觉懒慵起,不欲世态昏瞳睛。
诚宜玉筒摘佳品,或向武夷搜早英。
汲将楚谷水,就取石鼎烹。
可以助君淳深幽寂之道味,高古平淡之诗情。
小方片甲洎觜翼,凡下不足论芳馨。
西湖所采者,抑亦传虚名。
不执符移往,不由关市征。
而乃辄赠遗,岂非干典刑。
高贤接物自无间,野夫得以芹为诚。
长谣三百言,重报不称轻。
文锦方能致珠琲,木瓜安敢邀瑰琼。
再拜捧嘉贶,读之如宠惊。
感君裁诗误题品,劝君避患宜详审。
平日视世途,孤心已寒凛。
坐逢俗客不须尝,亦恐持之为冒禁。
蒙轩高占山之垭,其上五顶皆生茶。
仙崖云雾不复见,上峰紫笋今为嘉。
地宜物产种植广,疲民所恃如禾麻。
朝晡衣食足生计,赋税力役供王家。
顷者憸人献榷议,百弊滋长多檗芽。
川驰陆走穷岁月,泣血无告天之涯。
近从吾蜀远秦陜,生意凋落成咨嗟。
天高听卑诏令下,欲使德泽沾荒遐。
使节西来善询度,刬削弊蠹除网罝。
山翁野老尽欣悦,市井歌舞尤諠哗。
凭轩一望快远目,满山和气凝丹霞。
圣君仁政贤臣布,信矣原隰生光华。
重岩一水源何长,下浸十顷同江乡。
环堤数里植垂柳,缘阴交盖西风凉。
危桥迤逦渡前岸,古寺直枕山之冈。
门阑閟邃户庭阔,金碧间斗皆煌煌。
并人事佛素已谨,挟以富力尤辉光。
三朝宸札旧所赐,奎文宝迹人间藏。
有如方岳处厚地,镇压万众传无疆。
西园嘉卉不知数,春晖尽许开琳琅。
东偏小池亦足爱,秋色未老芙蕖香。
寺旁有曰武陵者,高碑大字言其详。
武周一旦改唐祚,天倾地转无乾纲。
睿皇书碑李峤记,常时气燄安可量。
神功距此四百载,孤坟虽在郊原荒。
年年秋潦过坟侧,枯尽白草空斜阳。
且怜景物为一饮,谁暇对酒论兴亡。
与君同县又同甲,家世相同学为业。
陪从最旧今老矣,四十馀年如一霎。
吁嗟先德去已久,后嗣皆能守家法。
君之一第得稍晚,更向小官勤检押。
乡闾执友在嗣禁,奉诏亲题荐贤剳。
美材犹未立朝庭,归驭依然走川峡。
文章近岁颇颓靡,庠序得人须镇压。
欲疏密网在提纲,思遏狂澜当下闸。
由来文党俗寝盛,定见子昂才不乏。
羡君高堂有慈母,日侍欢颜问单裌。
宝笺银络累年封,他日恩书应满匣。
圣君文母切求治,数路招来不为狭。
读书到老必有用,一发胸中补熙洽。
乔松千丈雪中青,肯向西风感衰飒。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