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门逢柳色,忽过野桥西。
坐石看潮长,隔花闻鸟啼。
地随芳草尽,树与夕阳齐。
不是桃源路,行人亦自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游子漫步于郊野的景象和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开头两句“出门逢柳色,忽过野桥西”展示了诗人出门后首先遇到的春意盎然的柳色,以及行走中无意间跨过的一座乡间小桥。这里的小桥和柳色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春日郊野图景。
接着,“坐石看潮长,隔花闻鸟啼”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停下脚步,坐在岩石上观赏绵长的溪流,以及通过花丛听到鸟儿鸣叫的声音。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传达了一种静谧与和谐。
“地随芳草尽,树与夕阳齐”则是对周围环境更深层次的感受。诗人通过描述大地上的芳草和天边渐渐低垂的夕阳与树木高度重合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的喜悦。
最后,“不是桃源路,行人亦自迷”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寻理想境界的心情。诗人虽然没有走在传说中那条通往桃花源的道路上,但他仍然沉浸在自己心中的桃花源里,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欣赏,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不详
西窗枕寒池,池边老松树。
渴猿下偷泉,见影忽惊去。
客疏吟友少,终日掩柴门。
冒雨自分菊,带泥移上盆。
泉添浑井脉,砧响动山根。
片片西风叶,飞来有病添。
孤坐忽叹息,故人成阔疏。
别三来个月,不得一封书。
晴雪添岩瀑,寒冰冱野蔬。
何时分席地,与尔共耕锄。
竹村喜纡徐,江云迷昏昼。
踟蹰马上语,嫩寒入衣袖。
天公惜梅花,破腊开未就。
端待使君来,春风本依旧。
一樽既相属,勿辞作诗瘦。
明年用和羹,请为使君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