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四)

瑞气氛氲锁梵宫,嵯峨宝塔倚高空。

檐楹金碧光相照,尽落山僧一顿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寺庙景象。首句“瑞气氛氲锁梵宫”,以“瑞气”和“氛氲”渲染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宗教气息的世界。“锁梵宫”则暗示了寺庙的神圣与封闭,仿佛外界的喧嚣无法触及这方净土。

接着,“嵯峨宝塔倚高空”一句,通过“嵯峨”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宝塔的高耸与雄伟,它仿佛是直插云霄的巨人,不仅展示了建筑的壮丽,也象征着佛教信仰的高度与深远。宝塔“倚高空”的姿态,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檐楹金碧光相照”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富丽堂皇。檐下与楹柱上的金色与碧色相互辉映,不仅色彩斑斓,更寓意着佛法的光辉普照,照亮了信徒的心灵之路。这一句通过视觉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寺庙内庄严而又温暖的氛围。

最后一句“尽落山僧一顿中”,巧妙地将整个场景聚焦于“山僧”这一核心人物。这里的“一顿”并非指一顿饭,而是指一个瞬间、一个时刻。这句话意味着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刻,所有的景物、氛围都凝聚在了山僧的一念之间,强调了个人与环境、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和谐统一。山僧的存在,不仅是对寺庙生活的日常描绘,更是对内心修行、与世隔绝的僧侣生活的一种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既宏伟又静谧的寺庙世界,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对僧侣精神追求的敬仰。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五)

休休休,放下著,无量劫来灵性恶。

只知贪爱黑如云,一段光明都昧却。

休休休,放下著,浮生不用多图度。

荣华富贵总成空,到头唯有无生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六)

年年今夜月华多,一点云生仗是魔。

争似曹溪门下叟,一轮空月照婆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七)

宵灯烛斗荧煌,车马纵横彻晓忙。

倒底不知灯是火,区区几个解回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十八)

羚羊挂角时,个事绝毫釐。

既能通一线,方便有高低。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