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先主庙二首(其二)

一军南北几扶伤,长坂安行气已王。

豪杰尽思为汉用,江山初不假吴强。

两朝元老心虽壮,再世中兴事可常。

寂寞永安宫畔土,争教安乐似山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备庙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与感慨。首句“一军南北几扶伤”,描绘了刘备在南北征战中所经历的艰辛与牺牲,展现了他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形象。接着,“长坂安行气已王”一句,通过长坂坡之战的胜利,暗示了刘备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敌,更在精神上建立了王者之气。

“豪杰尽思为汉用,江山初不假吴强。”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刘备的雄才大略,认为他的成功并非依赖外力,而是源于自身的能力与智慧。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洞察,即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部的团结与实力。

“两朝元老心虽壮,再世中兴事可常。”这里提到刘备作为两朝元老,虽然年岁已高,但其壮志未减,对国家的复兴充满信心。这不仅是对刘备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传承与国家复兴的期待。

最后,“寂寞永安宫畔土,争教安乐似山阳。”这两句以刘备晚年居住的永安宫为背景,表达了对刘备晚年生活与心境的感慨。一方面,永安宫的寂寞象征着英雄末路的孤独;另一方面,又希望刘备能够像山阳一样,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能带给人们安宁与快乐。整首诗在赞美与感慨之间,流露出对历史英雄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4)

元明善(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经皆有师法,尤深于《春秋》。早年游吴中,以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行枢密院,佥院事董士选待之若宾左。仁宗即位,升翰林直学士。诏以蒙古文节译《尚书》有关政要者。延祐二年,始会试天下进士,首充考试官;廷试,又为读卷官。所取士后多为名臣。累官翰林学士,卒谥文敏。早岁以文章自豪,出入秦、汉间,晚益精诣。有《清河集》

  • 字:复初
  • 籍贯:大名清河
  • 生卒年:1269—1322

相关古诗词

祖孝子求母诗

冷月酸风夜,长年闻哭声。

母今犹在隶,儿亦欲无生。

岐路固多阻,人神孚至情。

相逢还细认,悲喜此时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介春堂

真常真人若冰雪,大年夜食清溪月。

谁知袖里閟初阳,散作玄元春满堂。

髯龙宵吼石坛秋,老竹风生翻陆江。

天籁已沈群妙集,隐几嗒然今坐忘。

云扃不钥瞰虚白,挥谢万象俱行客。

形式: 古风

送祥饯梦符行

古交重气谊,不为势位隔。

会少别离多,志士深所惜。

骢马东南来,来暮去何亟。

留连苦无计,杯酒聊永日。

绝嫌城市喧,一舸访荒寂。

孤山芳意歇,青子渐堪摘。

凄凄风雨横,黯黯杨柳碧。

天公岂有意,助我动秋色。

重来定何时,慰此长相忆。

形式: 古风

题董承旨野庄图

古人志道义,但觉利禄轻。

朝市亦足隐,何必求郊坰。

论心不论迹,乃称人物评。

董公廊庙器,一门富簪缨。

石张汉世冑,崔郭唐家声。

笔下翻波澜,胸中韬甲兵。

黄阁政柄举,乌台公道行。

征谋与治法,和气与威棱。

随施无不宜,因物以赋形。

词林日月閒,班高地望清。

公馀扫俗轨,窗草阶苔青。

楼台虽无地,诗礼胜金籯。

田园虽荒薄,松菊还欣荣。

有诗论国事,胆张目增明。

使公遁江湖,秉心亦朝廷。

所志真在隐,非必身归耕。

野庄视绿野,他年定齐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