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承旨野庄图

古人志道义,但觉利禄轻。

朝市亦足隐,何必求郊坰。

论心不论迹,乃称人物评。

董公廊庙器,一门富簪缨。

石张汉世冑,崔郭唐家声。

笔下翻波澜,胸中韬甲兵。

黄阁政柄举,乌台公道行。

征谋与治法,和气与威棱。

随施无不宜,因物以赋形。

词林日月閒,班高地望清。

公馀扫俗轨,窗草阶苔青。

楼台虽无地,诗礼胜金籯。

田园虽荒薄,松菊还欣荣。

有诗论国事,胆张目增明。

使公遁江湖,秉心亦朝廷。

所志真在隐,非必身归耕。

野庄视绿野,他年定齐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董承旨野庄图》由元代诗人张伯淳所作,描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高尚人格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比朝市与郊坰,强调了内心品质的重要性,而非外在地位或物质财富。董承旨作为朝廷重臣,其才能与品德被高度评价,即便在隐居生活中,其精神追求与贡献依然不减。诗中还提到了董承旨家族的显赫背景,以及其在文学、政治上的成就,展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董承旨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与尊重,认为真正的隐逸在于内心的追求,而非形式上的远离尘嚣。最后,将董承旨的野庄与古代名士绿野山庄相提并论,预示着其隐居生活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与价值。整首诗通过对董承旨形象的塑造,传达了对高尚人格与隐逸生活的颂扬,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生活方式的追求。

收录诗词(77)

张伯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程雪楼黄庭经

雪楼之中有至人,手持一卷《黄庭经》。

閒居无事心太平,审能行之可长生。

鼠须吐英玉螭蟠,山阴书仙脱尘凡。

传之琬琰坚且完,拓以茧素资陈玄。

白黑粲粲久可观,双瞳炯炯常凝注。

天君泰定归俗虑,自然神全守深固。

门中五城十二楼,粉黛当前身之蟊。

被服《黄庭》急回头,长生之方勿外求。

古今日月车两轮,昆仑蓬莱无晨昏。

深藏巾笥培灵根,君能宝之可长生。

形式: 古风

挽杨忠斋

五年新召綍,六馆旧儒冠。

枌社年来好,棠阴种处难。

家贫书簏富,居隘酒尊宽。

郡府多咨问,阎闾遂妥安。

少游乡誉蔼,老杜士心欢。

盘屈千军笔,迟回四品官。

使车将秣马,仙驭已鞭鸾。

忆昔亲师范,论交在岁寒。

离群虽苦早,为善每相观。

顷日留班著,临风欠羽翰。

嗣音无间断,满纸话辛酸。

归恨幽明隔,时将简牍看。

殊方悲宿草,馀庆属庭兰。

身世谁能驻,声名死不□。

涉江传楚些,有泪湿毫端。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赠彭莱山

总是江南倦客,君平到处生涯。

老去黄尘没马,襟期付与莺花。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病齿二首(其一)

萧萧一室老维摩,风日佳时电影过。

病里不分春早晚,子规啼处夕阳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