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

要知西掖承平事,记取刘郎种竹初。

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馀。

成阴障日行当见,取笋供庖计已疏。

白首林间望天上,平安时报故人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要知道皇宫里的安宁情况,记得刘郎当初种竹的情景。
老一辈的美德超越了名利之外,年轻人谁能继承他们的谈笑风生。
竹子长大足以遮挡阳光的日子,应当会到来,但已经计划不足用来做菜肴。
在林间白发苍苍地遥望天空,期待着收到远方朋友报来的平安消息。

注释

西掖:皇宫,这里指朝廷。
刘郎:借指有德之人,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位种竹的官员。
旧德:指前辈的美德或德行。
后生:指年轻一代。
成阴:竹子长大后形成浓密的树荫。
取笋供庖:摘取竹笋用于烹饪。
白首:指年老。
平安时报:收到平安的消息。
故人书:老朋友的来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刘贡父西省种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旧和友情的诗篇。

“要知西掖承平事”,开头即设定了一个追忆往昔的情境,西掖可能是指一处特定的地点,而承平事则是在那里的某个和平时期发生的事情。诗人通过这种表达,展现了一种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渴望。

“记取刘郎种竹初”,这里的“刘郎”很可能是指苏轼的朋友或知己,而“种竹初”则是在回忆起他们共同种植竹子的场景。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品格高尚和坚韧不拔,因此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蕴含了对友情的赞美。

“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馀”,诗人提到旧时的情谊仍然被人所铭记,而现在的人们又在继续他们当年的欢乐交谈。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朋友间深厚情感的怀念。

“成阴障日行当见,取笋供庖计已疏”,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气渐渐阴沉,诗人提到即将可以看到竹笋长出,这是春天的一个标志。同时,“取笋供庖”则是一种生活中的平常活动,显示了对日常美好生活细节的留意。

“白首林间望天上”,诗人在苍翠的树林中仰望着天空,这里的“白首”意味着岁月的流逝和头发的斑白。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最后,“平安时报故人书”,在一个平静安宁的时候,诗人想要给旧友送去问候的消息。这不仅是对朋友的情感联络,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和谐与平安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苏轼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他对友情、自然以及生命流逝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偶与客饮,孔常父见访,方设席延请,忽上马驰去,已而有诗,戏用其韵答之

扬雄他文不皆奇,独称观瓶居井眉。

酒客法士两小儿,陈遵、张竦何曾知。

主人有酒君独辞,蟹螯何不左手持。

岂复见吾衡气机,遣人追君君绝驰。

尽力去花君自痴,醍醐与酒同一卮,请君更问文殊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

潭潭古屋云幕垂,省中文书如乱丝。

忽见伯时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天马西来从西极,势与落日争分驰。

龙膺豹股头八尺,奋迅不受人间羁。

元狩虎脊聊可友,开元玉花何足奇。

伯时有道真吏隐,饮啄不羡山梁雌。

丹青弄笔聊尔耳,意在万里谁知之。

干惟画肉不画骨,而况失实空留皮。

烦君巧说腹中事,妙语欲遣黄泉知。

君不见韩生自言无所学,厩马万匹皆吾师。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

明窗畏日晓先暾,高柳鸣蜩午更喧。

笔老诗新疑有物,心空客疾本无根。

隔墙我亦眠风榻,上马君先锁月轩。

共喜早归三伏近,解衣盘礡亦君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一)

曈曈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欲零。

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