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自入山中二十年,抗尘有道即为仙。

差科难到耽闲地,种穫因无负郭田。

细事亦参齐物论,大还长勘娱真篇。

诗成不敢题崖石,怕有江湖姓字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自从进入山中二十年,遵循清静之道便成仙。
官府征税难以到达这清闲之地,没有靠近城郭的田产也无需担忧。
琐事也能参悟万物的道理,修炼长生之术在愉悦中研读经典。
诗歌写成后不敢刻在山崖上,生怕江湖上的姓名因此流传开来。

注释

自:自从。
入:进入。
山中:山里。
二十年:二十年时间。
抗尘:超脱世俗。
有道:遵循正道。
即:就。
为:成为。
仙:神仙。
差科:官府征税。
难到:难以到达。
耽闲地:清闲的地方。
种穫:耕种收获。
因无:因为没有。
负郭田:靠近城郭的田产。
细事:琐事。
亦:也。
参齐物论:参悟万物的道理。
大还:修炼长生。
长勘:长期研习。
娱真篇:愉悦的修真书籍。
诗成:诗作完成。
不敢:不敢。
题:题写。
崖石:山崖。
怕有:担心有。
江湖:民间。
姓字:姓名。
传: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郁的《山中》,他以自我入山修行二十年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心境。首句“自入山中二十年”描绘了诗人长期隐居的生活状态,"抗尘有道即为仙"则体现了他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理解。接下来的两句“差科难到耽闲地,种穫因无负郭田”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以及对无拘无束、自给自足山居生活的满足。

诗人进一步通过“细事亦参齐物论,大还长勘娱真篇”表达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认为即使是日常生活琐事也能参悟万物的道理,而阅读经典则能提升精神境界。最后,“诗成不敢题崖石,怕有江湖姓字传”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声的淡泊,他创作诗歌并非为了流芳百世,而是害怕因此引来世俗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其深沉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101)

陈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朱柳州赋足庵

名庵以足关天理,须向庵中静处参。

底事此心无所欠,祇缘与世不生贪。

书淫过似专房乐,蔬食多于列鼎甘。

却怪紫芝曾漏泄,从来坤势阙东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忆浪颠

偶同乡友校吟编,因得平安到浪颠。

心不干时清似水,发缘忧国白于棉。

半生景慕空千里,一纸寒温废二年。

何日支筇随此老,秋岩和菊荐冰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毛梧竹惠诗趁韵答赠

三衢不住住王城,因向江湖得令名。

朝士有书常倦答,骚坛分韵每先成。

事临口画无遗策,交以心期肯待盟。

贻我高吟粘屋壁,琅篇珠字照山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多景楼眺望

江淮万里天,历历在楼前。

对景独登览,因思几变迁。

云横秋水外,鸟度夕阳边。

倦倚阑干北,令人思黯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