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长庆和尚偈

世人悟道非从耳,耳患虽加道亦分。

灵鹫一机迦叶会,吾师传得岂关闻。

形式: 偈颂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高僧对“道”的理解,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句“世人悟道非从耳”,指出世俗之人领悟真理并非依靠听闻,而是需要内心的感受和体悟。次句“耳患虽加道亦分”,进一步说明即使耳朵受到伤害,也不会影响对道的理解,强调了内心世界的独立性。接下来,“灵鹫一机迦叶会”引用佛教典故,灵鹫山是释迦牟尼说法之处,迦叶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此处象征高深的智慧与领悟。最后一句“吾师传得岂关闻”表明真正的智慧传承并不依赖于言语或听觉,而是通过心灵的感悟和实践获得。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深层思考,强调了内心体验和直接领悟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4)

王延彬(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武肃王王审邽长子,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生于泉州。唐末五代任泉州刺史,累封至检校太傅开国候,卒赠侍中。长兴元年(930年)逝世,葬南安县云台山

  • 字:表文
  • 生卒年:886-930

相关古诗词

寄圭峰寂公

屈指閒思癸丑年,共师曾听翠微泉。

高梧疏冷月才上,古屋荒凉人未眠。

别后青云虽寄迹,乱馀白发欲垂肩。

无端贫病莲峰下,一半乡心属暮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酬韦二十二行次见寄

风触离肠雪满襟,晚来惆怅两难任。

早知上马同千里,且合挝觞更一斟。

曩眷已坚金石志,新诗重壮岁寒心。

他时挂壁尘冠在,不为閒人取次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题河阴崔少府素幛

真玉不显文,至人不逞迹。

君见华堂幛,转觉虚室白。

旷然绝氛滓,润色惟粉泽。

皎若朗月升,皓如繁霜积。

清晨卷帘望,秋天横半壁。

昼景当户窥,晴云拂瑶席。

非无丹青妙,点污吾所惜。

世事巧乱真,我将世情隔。

自持纯素质,可悦神仙客。

何必玩画屏,留连假泉石。

形式: 古风

送人归觐南海

迢迢南越路,送子意难分。

雁背三湘月,家遥五岭云。

舶经秋海见,角向晚城闻。

想得问安后,新诗独不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