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夏日

绿映亭台薄暮天。熏风寂静小庭前。

暗香浮动一池莲。

柳絮纷纷飘画槛,桐花点点堕湘帘。

纱窗雨过却慵眠。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夏日》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黄昏时分庭院中的自然景象与情感氛围。

“绿映亭台薄暮天”,开篇即以绿色为主调,映衬着亭台楼阁,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薄暮时分,光线柔和,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熏风寂静小庭前”,熏风指的是温暖而略带香气的微风,它在小庭前轻轻吹拂,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这里的“寂静”二字,不仅指出了环境的安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暗香浮动一池莲”,随着微风的吹动,莲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脱俗的感受。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夏日莲花盛开的情景。

接下来,“柳絮纷纷飘画槛,桐花点点堕湘帘”,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柳絮与桐花的轻盈与飘逸,与画槛和湘帘的静谧与优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柳絮的飘扬与桐花的坠落,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隐喻。

最后,“纱窗雨过却慵眠”,雨后的纱窗外,诗人似乎感到一种慵懒与满足,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安然入眠。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浣溪沙·夏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傍晚庭院中的一系列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体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7)

庞蕙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年游.重午娶妇偶成

凤冠初卸,龙舟正渡,佳节恰新婚。

羹遣姑尝,拜随堂上,红烛昨宵停。

葵榴艾虎,晓妆才竟,深浅画眉痕。

愿来年此日,儿生镇恶,客满孟尝门。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鹧鸪天.病中闻家慈同元姨为余诵经志感

终岁恹恹怯往还。盈盈两袖泪痕潸。

一心解织愁千缕,双鬓慵梳月半湾。

鸳被冷,琐窗寒,翻经画阁忏红颜。

枕函稽首殷勤意,不尽笺题寄小鬟。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塞垣春.代明妃怨

塞马嘶平野。正四处、悲风卸。

天南极望,乱云满目,珠泪偷泻。

正黯然乡思满怀也。更羌管、鸣秋夜。

想娥眉、汉宫欲妒,沙场巧相嫁。

无计问君王,可犹把、婵娟萦挂。

纵汉使频回,奈长恨难写。

叹何时、故国重见,待安排、归梦清宵下。

怨寄琵琶里,单于应泪洒。

形式: 词牌: 塞垣春

沁园春.仲春为二姒三十初度

晓镜初开,喜傍妆台,日上花梢。

看梅痕虽淡,尚飘积雪,柳绵未吐,遍拂长条。

风送红香,烟凝翠黛,春到帘栊淑景饶。

风光好,正筵前燕喜,窗外莺娇。兰芳玉映堪描。

许谢女班姬第一标。

任荆台歌舞,低头织锦,秦楼夜月,并坐吹箫。

甲子平分,花朝前后,宝瑟瑶琴逸韵调。

闺中近,羡霞觞引满,人在云霄。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