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梅

江云暗江路,曾向玉川家。

冷入参差玉,香随的皪花。

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华。

犹记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江上的云彩遮蔽了道路,我曾去拜访过玉川居士的家。
清冷的月光穿透参差的窗户,香气随花朵的闪烁四处飘散。
夜晚的月光照亮溪流,雪花覆盖在春天的花朵上。
我还记得在西窗下共度的时光,那时寒枝上挂着斜斜的月影。

注释

江云:江面上的云雾。
玉川家:指玉川子(唐朝诗人卢仝的别号)的住所。
冷入:清冷地照进。
参差玉:参差不齐的窗户。
的皪花:明亮闪烁的花朵。
冒雪:在雪中盛开。
春华:春天的花朵。
西窗伴:在西窗下的陪伴。
寒枝:寒冷的树枝。
片月斜:斜挂的月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忆梅》,通过对江边云雾、玉川居所的回忆,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雅致的梅花图景。首句“江云暗江路”渲染出一种寂静而朦胧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往昔与玉川(可能指唐代诗人卢仝,玉川子为其号)交往的追忆。接下来的“冷入参差玉”和“香随的皪花”,形象地写出梅花的洁白如玉,香气淡雅,与寒冷的环境形成对比,展现出梅花坚韧的品格。

“照溪回夜色”描绘了月光映照在溪水上的景象,夜晚的静谧中梅花的影子倒映其中,增添了诗意。最后一句“冒雪冠春华”则展现了梅花在冬雪中傲然绽放的风采,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以“犹记西窗伴,寒枝片月斜”收尾,回忆起与梅花共度的时光,以及那些在西窗下,月光洒落寒枝的夜晚,表达了对梅花深深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岁月的感慨。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无锡得次子诗促归

老大心情不外求,得闲欢喜且闲休。

每思尘土年华老,欲接神仙汗漫游。

三月不知春烂熳,五旬却值雨飞浮。

催归又诵吾儿句,便且呼童上小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王元龙惠新制辄依末后耘田韵叙谢

雕章琢句茂家声,如阅龙跳读快晴。

秀韵凌虚天外立,春熙及物坐中生。

只应翳凤游八极,但觉仪韶闻九成。

愿看浯溪擅文学,要收功业付耆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风雨惊春

一年春事急如流,每被颠风断送休。

锦瑟华筵常漫度,杏园景物只供愁。

须知胜践何曾阙,自是青春不少留。

遍倚栏干望归路,落花飞絮思悠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乐未央

孝武初封禅,萝图宝历新。

开边擢卫霍,儒术用平津。

礼乐追三统,钦承奉百神。

嵩呼膺万寿,欢乐讵容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