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君归都下

君来邺城雪,君去蓟门秋。

生计疏乡信,归期减客愁。

光阴多道路,慷慨几交游。

谁识燕歌处,孤云傍酒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送朱君归都下》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句“君来邺城雪”,以雪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寒冷而肃穆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哀伤。接着“君去蓟门秋”,以秋风送别,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与不舍。这两句通过时空的转换,巧妙地将送别的情境置于特定的自然背景中,增强了画面感和情感的深度。

“生计疏乡信,归期减客愁。”这两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与担忧。在异乡谋生的艰难与孤独,以及对未知归期的焦虑,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诗人通过“生计”、“乡信”、“归期”这些关键词,细腻地刻画了友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光阴多道路,慷慨几交游。”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感叹时光匆匆,人生路漫漫,与友人的相遇相知实属难得。这里的“光阴”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慷慨”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谁识燕歌处,孤云傍酒楼。”这两句以景结情,将送别的场景与情感推向高潮。燕歌,古代边塞之地的歌曲,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孤云飘荡,酒楼独存,既是对友人离去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孤独与不舍的象征。这两句以景喻情,含蓄而深沉,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19)

谢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字:茂秦
  • 号:四溟山人
  • 籍贯:脱屣山
  • 生卒年:1495~1575

相关古诗词

送刘佥宪才甫北伐

七月边烽动,三河兵气扬。

乘秋发猛士,计日缚名王。

剑倚云霄迥,旗连海雾长。

燕然一片石,终古有馀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杜敬夫有事显陵

匹马飞千里,孤帆截九河。

天南郢州道,月下楚人歌。

陵庙楸梧冷,江城云雾多。

万年帝灵在,神鬼护山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怀碧云寺

群山开宝地,忆昔杖藜过。

石洞馀冰雪,岩泉净薜萝。

虚空尘虑尽,疏散胜缘多。

欲结东林社,相依老洞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同邹汝邻张伊梁李元博饮申幼川北园登台醉赋

朋好多风雅,园林复此游。

天边数峰出,台下一河流。

浦树笼苍霭,霜花照素秋。

骚人嗅芳意,莫讶为时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