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到家》,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归家后身体疲惫、心境复杂的感受。
首联“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憔悴尚能支”以“风波”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表达了诗人经历种种波折后回到家中,虽然身体已显憔悴,但仍然能够支撑自己的坚韧心态。
颔联“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仍逢剪韭时”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少眠易醒暗示了诗人难以入眠,梦境中或许藏着对未来的忧虑;“藏蕉梦”则可能暗喻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多难仍逢剪韭时,则是在困境中依然要面对生活的琐碎与艰难,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不易。
颈联“大海走鳗寻有迹,老翁失马卜难知”运用了两个典故。大海走鳗象征着在广阔的生活中寻找方向,即使有迹可循,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老翁失马则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意外挫折,命运的不可预知性。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以及面对未知和变数时的无奈与思考。
尾联“援琴欲鼓《拘幽操》,月在中天天四垂”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音乐来排解内心的情绪,弹奏《拘幽操》这一古曲,可能是为了抒发心中的苦闷和对自由的渴望。然而,月在中天,四周垂下的景象,似乎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家后面对身心疲惫、生活压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复杂心情,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