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五首(其二)

细雨浓烟彴略横,渔灯几点灭还明。

山如好友初谋面,路似生人未识名。

风力缓,布帆轻。舻声伊轧杂鸥声。

画师纵有王摩诘,一片空濛写不成。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江南水乡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细雨、朦胧的烟雾、闪烁的渔灯、起伏的山峦以及缓缓行驶的船只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首句“细雨浓烟彴略横”,以“细雨”和“浓烟”为背景,描绘了夜晚朦胧的景象,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彴略横”则暗示了小桥的存在,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接着,“渔灯几点灭还明”一句,通过“渔灯”的明灭变化,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活的起起伏伏,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山如好友初谋面,路似生人未识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比作初次见面的好友,将路比作不熟悉的名字,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亲近感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风力缓,布帆轻。舻声伊轧杂鸥声”描绘了船行水面的场景,风平浪静,帆轻舟缓,鸥鸟鸣叫,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画师纵有王摩诘,一片空濛写不成”一句,表达了对眼前美景难以用言语或画笔完全捕捉的感慨。王摩诘是唐代著名画家,这里的“王摩诘”象征着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描绘出眼前的空灵之美,突出了自然景色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五首(其三)

俯仰乾坤一草亭,科头箕踞眼还青。

休妨南郭先生睡,不羡东吴处士星。

泥药灶,护花铃。春来蜂蝶共经营。

儿孙功课无他事,熟读龟蒙耒耜经。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五首(其四)

门外垂杨隐约船,醉来留客大床眠。

风前铁笛谁三弄?壁上雷琴剩一弦。

颜沃若,室萧然。盟欧狎路费周旋。

笼中娇鸟歌偏好,辛苦教成十二年。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五首(其五)

且系兰舟上小坡,闲看春社杖横拖。

数家白板鱼鳞屋,几道青渠燕尾波。

灯烂漫,舞婆娑。朱颜暂借酒微酡。

小儿何似香山妪,爱听衰翁赤壁歌。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念奴娇

武安湖畔,问当日、秦七遗踪何处?

水齧城根葭苇乱,鹅鸭纷纷无数。

词客云亡,无人解道,山抹微云句。

停桡沽酒,一樽欲酹君墓。

乐府名擅无双,乌丝写罢,檀板歌金缕。

同调东坡居士在,高唱大江东去。

红豆抛残,白杨凋尽,郭外渔舟鼓。

流萤千点,月明还绕烟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