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谒金张第,相期松桂边。
人须今夜酒,月朗故乡天。
归思逢秋色,狂歌度老年。
阴晴如可定,早上玉峰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与老友相聚于南园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乡愁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联“不谒金张第,相期松桂边”以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不愿追求世俗名利,而更向往自然清幽的生活态度。接着,“人须今夜酒,月朗故乡天”,借中秋明月,寄托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与好友共饮的欢愉氛围。
“归思逢秋色,狂歌度老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因秋色而生归家之思,借狂歌来排解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既怀乡又珍惜当下的情感状态。最后,“阴晴如可定,早上玉峰颠”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希望无论天气如何变化,都能勇敢地攀登高峰,象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中秋之夜的聚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乐观态度。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路出西山远,城依上党高。
白云何处望,赤日此行劳。
帝子周封建,天臣汉节旄。
昼游还洛下,气色满宫袍。
薄暮偶乘兴,开樽非预期。
野夫偏坐久,庭雀故飞迟。
地拔群松劲,天成片石奇。
种蔬甘此味,还使后人知。
要识为农苦,官园半亩禾。
有才知计远,无事阅书多。
童子琴樽待,山人杖屡过。
长吟见幽意,独鸟下庭柯。
园中有亭沼,宦邸得幽栖。
曲折由人胜,深沉使客迷。
竹枝风外袅,莲叶雨中低。
我欲尽奇绝,明朝还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