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晋康有感

辟书未上意踌躇,蛮障无望车骑都。

允矣曲从人怂恿,往哉聊避鬼揶揄。

来鸿告至其欺我,去雁辞行盖启予。

南骥厌嘶自怀土,东思初不待莼鲈。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还未呈递奏章心中犹豫,边关无法期待君主驾临。
确实,我选择顺从他人的怂恿,暂且离开以避开嘲笑。
来信告知欺骗,离去的雁阵似乎在启示我。
千里马不愿长嘶,只因怀念故土,而东归的念头并不源于莼鲈之思。

注释

踌躇:犹豫。
蛮障:边关。
车骑都:君主的车队。
允矣:确实如此。
怂恿:劝诱。
揶揄:嘲笑。
来鸿:来信。
启予:启示我。
南骥:千里马。
怀土:怀念故土。
东思:东归的念头。
莼鲈:比喻故乡或亲人的召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赴晋康有感》。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面临重要决定时的犹豫和矛盾心态。"辟书未上意踌躇"描绘了他接到任命书后内心的徘徊,对是否接受官职有所迟疑。"蛮障无望车骑都"暗示了他对偏远地区的担忧,认为难以实现仕途上的晋升。

"允矣曲从人怂恿,往哉聊避鬼揶揄"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在他人劝说下勉强接受,更多的是为了避开别人的嘲讽。"来鸿告至其欺我,去雁辞行盖启予"以鸿雁比喻信息传递,暗示自己被欺骗,而离去的雁则象征着离开当前环境的决心。

最后两句"南骥厌嘶自怀土,东思初不待莼鲈"引用典故,南骥指的是千里马,这里暗指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东思"可能指回归东部家乡的念头,"待莼鲈"出自《世说新语》,表示对家乡美食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乡土之情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在赴任晋康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未知的顾虑,又有对故乡的怀念,体现了古代士人出仕与归隐之间的矛盾与抉择。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赴琼州次大蓼滩风雨交作寒未艾也其势欲雪(其一)

仆仆漫郎踪迹孤,星星迂叟发毛疏。

三千里外辞乡后,十八滩前问宿初。

山未容云思底丽,风犹与雪议权舆。

有蒲团在不能享,吾策从初悔读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其五)

侍帅太监眼非低,也爱州人为立牌。

到得徽猷胸次别,政成浑不要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广西经略应寺丞被命改除归朝奏对

蔚林妖血扫已除,桂林剜肉补未苏。

玉清玄帝右是顾,金华散仙南其驱。

下车首问民所苦,踊跃近前争告语。

醋缗苛敛重伤农,醝钞抑敷良困贾。

小断于独大叫阍,一呼痛拔百蠹根。

连营坐卧老将校,万里耕桑长儿孙。

足醉于湿殊未醒,奏函频以中州请。

十行洒渥下九天,两踵腾辉轻五岭。

五更黄道烟霏霏,追随列宿朝紫微。

三寸舌沃万乘渴,一丸药起四海痿。

君臣道合有馀美,乞以属之门弟子。

区区抚字得闲功,一一编摩为野史。

形式: 古风

送马少卿自广东漕易江西宪

湖南岭南迎复送,车上马上觉复梦。

夜来梦入大江西,山见崆峒水章贡。

身为使者似光华,眼厌视之徒倥偬。

人贪公厌非矫情,外物皆轻吾道重。

小行吾道幸吾民,楚越已休虞芮讼。

粤人欢喜未饱间,又觉喜气吴人共。

万牛争挽楩楠入,初疑选作明堂栋。

郎星气焰万丈长,丞相大嗔凝不动。

秀才峥嵘风必摧,大材盘礴古难用。

衮舄寻公公却之,傍人乃献绣衣颂。

宾屦今满河阳门,意其所拔石若温。

浴沂岂料先与点,送客有时独留髡。

推心置我等子弟,誓报从今到儿孙。

离情欲噎难忘言,补天自有妙手存。

区区易节未足论,虎头不戴貂蝉冠。

邦人勿痴空攀辕,门人勿痴空恋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