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思净所作,名为《答问》。诗中表达了对佛教信仰与禅宗修行的理解,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平生只解念弥陀”,诗人自述一生只懂得诵念佛号,即“弥陀”,这是佛教中极乐世界的创造者阿弥陀佛的简称,意味着诗人将全部精神寄托于信仰之中。次句“不解参禅可奈何”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深入禅修的无奈和遗憾,禅修是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和觉悟的重要方式,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
后两句“但得五湖风月在,太平不用起干戈”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和谐社会的向往。他希望只要能拥有大自然的美好,就能实现内心的宁静与社会的和平,无需通过战争来维护秩序。这种思想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和与世界和谐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的信仰体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对精神修养和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