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中丞(其四)

铁马萧萧日色黄,边声杀气满渔阳。

谁知一夜旌竿折,摇落中丞柏上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场的凄凉景象。首句“铁马萧萧日色黄”,以“铁马”和“日色黄”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铁马的行进声与昏黄的日光交织在一起,预示着战争的紧张与残酷。接着,“边声杀气满渔阳”一句,直接点明了战场的地点——渔阳,边声与杀气的弥漫,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恐怖与悲壮。

后两句“谁知一夜旌竿折,摇落中丞柏上霜”,则将视角转向了对人物命运的关注。通过“一夜旌竿折”的描述,暗示了战事的惨烈和不可预测性,而“摇落中丞柏上霜”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物的哀伤与无奈,中丞的倒下如同柏树上的霜,既冷峻又凄凉,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深切哀悼和对战争无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悲壮,以及对英勇牺牲者的深深怀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挽王中丞(其五)

三月渔阳大出师,君王按剑捷书迟。

鼓声不为将军起,岂独封侯是数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挽王中丞(其六)

莫道江南梦里遥,白杨明日便萧萧。

门人尽爱伤春句,不拟招魂与大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挽王中丞(其七)

昨夜烽烟海上青,犹闻麾下取龙庭。

一时雄剑无精彩,遥指燕山落将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别元美(其一)

北风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

不见浮云千里色,知它何处是姑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