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哀诗(其一)许侍郎

骞超奉使乍归来,谁信深宫祸已胎。

直到燎原方扑火,可怜聚市竟成雷。

国殇他日宜同传,款局从今更乏才。

江上分携垂廿载,平生文酒总堪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陈宝琛所作的《三哀诗》中的第一首,题为“许侍郎”。诗中表达了对许侍郎出使归来后国家局势动荡,深宫之内已隐藏祸患的感慨。诗人以“骞超奉使乍归来”开篇,暗示了许侍郎的任务结束,然而国内形势并不平静。

“谁信深宫祸已胎”一句揭示了宫廷内部可能存在的危机,暗示着灾难的种子已经悄然萌发。“直到燎原方扑火”进一步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比喻灾难如火势蔓延,直到无法控制时才开始试图扑灭。“可怜聚市竟成雷”描绘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市场上的喧嚣仿佛变成了雷霆之怒。

“国殇他日宜同传”表达了对国家悲剧的共同铭记,希望后人能理解并记住这段艰难时期。“款局从今更乏才”则指出国家在人才方面的匮乏,难以应对这样的困境。“江上分携垂廿载”回忆了与许侍郎的分别已有二十年,时间之长令人感叹。“平生文酒总堪哀”最后总结,诗人认为许侍郎的一生经历和他们的友情都充满了哀伤。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晚清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哀诗(其二)袁太常

盖狂汲戆故难平,诡丽文章世所惊。

久历外台还内职,全凭儒术决边情。

批鳞一疏终应省,抉目重阍忍自明。

地下未随龙比去,愧从幽屏得偷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三哀诗(其三)联阁学

相招海上一倾谈,外事疑君或未谙。

不道圣恩资馆伴,翻因国论忤枢参。

骈头诸贵宁同趣,琐尾孤雏岂所堪。

似子朴忠真宋学,公孙阿世死多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感别小帆世丈移藩湖南

人生聚散安可量,五年君再官吾乡。

别后相思莫复道,灯前感旧真断肠。

我乘轺出遂归卧,君亦剖竹浮沅湘。

积年党籍坐不调,转徙岭表鸣循良。

豸衣入闽髭满颊,相视此别周星强。

是时节府气沆瀣,喁喁滨海希天浆。

君独胡为慕止足,潞河厂市閒相羊。

徵书强起牧旧治,无乃造物巧报偿?

艰虞欲引义未可,龙性肯与时低昂?

公馀墨墨就我语,玉堂天上谁能忘?

当年忧天亦自哂,宁料及世沧尘扬。

山中麻鞋阙奔问,读诏西向涕泗滂。

伏蒲碧血半亲故,招魂那更哀国殇!

长安如棋近廿载,陆沈谁实尸其殃?

亲贤再起天不憖,剧哉国殄人之亡。

君今移官何所骋,不管耆孺怀甘棠。

哀鸿在野鼠在社,念此岂独离情长。

吾衰倘免蹈海死,还望三至绥南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天心阁雨中山矾开过

冶蜂痴蝶恣飞栖,谁信朝来顿作泥。

池上绿深犹美满,雨中香在转凄迷。

凉湾坠粉供鱼唼,虚榭沈阴费鸟啼。

断送一春还忆昨,却持残烛觅新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