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粟玉开花颜色新,秋光未觉减阳春。
萧然不受风埃涴,知是高标可辟尘。
这首诗描绘的是木犀花(即桂花)的形象。"粟玉开花颜色新",以粟玉比喻桂花的洁白和新鲜,形容花色如美玉般晶莹剔透,初绽时分显得格外清新。"秋光未觉减阳春",诗人赞美桂花在秋季盛开,其明亮的色彩和香气并未因是秋天而减弱,仿佛春天般的生机盎然。
"萧然不受风埃涴",通过"萧然"二字,展现出桂花清雅的姿态,即使在风尘中也能保持洁净,不受污染。"不受风埃涴"表达了诗人对桂花高洁品质的赞赏。最后,"知是高标可辟尘",诗人直接点出,这正是桂花高贵品格的体现,它的存在仿佛能辟除世俗的尘埃,象征着纯洁与高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木犀花的细腻描绘,赞美了其清雅、高洁的品质,寓含了诗人对美好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蜀士相与语,故家谁得如。
千年令威宅,一纸伏波书。
问讯溪头树,如何殊未春。
亦应心老大,不逐世陈新。
苍苔半蚀蔡邕碑,今日中郎有女归。
莫怪昏昏暗丘垄,浮云泪湿不能飞。
欲平靺鞨与坚昆,下诏旁求辟四门。
吾子莫孤明主意,建隆开国圣云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