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新竹在南阶生长,每日增添清静之气。
竹竿上已有霜痕,嫩叶包裹着翠绿。
五六根竹子伸出栏杆,三四株排列在窗前。
它们高洁如秋意严峻,贞洁的颜色胜过春花娇媚。
稀疏的竹子巧妙填补了树林的空隙,争相生长。
它们纵横交错,时而整齐,时而散乱。
风吹竹枝还未摇曳,露水先让竹粉显得湿润如泪。
谁能携带欣赏这美景?只有清风明月,空自凝视。

注释

笋:新生的竹子。
添:增加。
南阶:南边的台阶。
缥节:青白色有光泽的竹节。
储:储存。
霜:霜冻。
黄苞:黄色的嫩叶。
掩:遮盖。
翠:翠绿色。
出栏:超出栏杆。
罗:排列。
高标:高尚的品格。
陵:超过。
秋严:秋天的严肃。
贞色:坚贞的颜色。
夺:胜过。
春媚:春天的娇艳。
稀生:稀疏生长。
巧补:巧妙填补。
并出:争相生长。
依行:依序排列。
无次:没有规律。
风枝:被风吹动的竹枝。
飘吹:飘摇。
露粉:沾满露水的竹粉。
涵泪:含泪般湿润。
何人:谁。
携玩:携带欣赏。
清景:清幽的景色。
空瞪视:空自凝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风光图。诗人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竹子在不同季节下的美丽景象。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 这两句表明新竹生长迅速,每天都能看到它们的成长,形成了一片清新的竹林环境。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缥节即细节,这里指的是竹子上已经积累了露水或霜冻,而未展开的黄色花苞仍然覆盖着翠绿的竹叶。

"出栏抽五六,当户罗三四。" 这两句描写竹子的生长状态,竹枝从围栏中探出来,有规律地分布在门前。

"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竹子在严峻的秋天保持着自己的高洁特性,即使是在温和的春天,也不会失去其本色的纯净。

"稀生巧补林, 并出疑争地。" 这两句表达了竹子稀疏生长,但却巧妙地填补了林间的空隙,似乎在为争夺土地而努力。

"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 竹枝交织,呈现出自然随意的美感,没有刻意的安排。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 即使在微风中竹枝也没有轻柔摇曳,而露珠却像眼泪一样滋润。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竹林的珍惜之情,似乎在询问谁能与他一同欣赏这份清幽的景致,而现在却只能孤独地凝视着这一幕。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路傍堠

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

迎我出秦关,送我入楚泽。

千以高山遮,万以远水隔。

吾君勤听治,照与日月敌。

臣愚幸可哀,臣罪庶可释。

何当迎送归,缘路高历历。

形式: 古风

辞唱歌

抑逼教唱歌,不解看艳词。

坐中把酒人,岂有欢乐姿。

幸有伶者妇,腰身如柳枝。

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痴。

声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随。

复遣悭吝者,赠金不皱眉。

岂有长直夫,喉中声雌雌。

君心岂无耻,君岂是女儿。

君教发直言,大声无休时。

君教哭古恨,不肯复吞悲。

乍可阻君意,艳歌难可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

终南晓望蹋龙尾,倚天更觉青巉巉。

自知短浅无所补,从事久此穿朝衫。

归来得便即游览,暂似壮马脱重衔。

曲江荷花盖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缄。

乐游下瞩无远近,绿槐萍合不可芟。

白首寓居谁借问,平地寸步扃云岩。

云夫吾兄有狂气,嗜好与俗殊酸咸。

日来省我不肯去,论诗说赋相諵諵。

望秋一章已惊绝,犹言低抑避谤谗。

若使乘酣骋雄怪,造化何以当镌劖。

嗟我小生值强伴,怯胆变勇神明鉴。

驰坑跨谷终未悔,为利而止真贪馋。

高揖群公谢名誉,远追甫白感至諴。

楼头完月不共宿,其奈就缺行攕攕。

形式: 古风

酬别留后侍郎

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郤縠先。

归去雪销溱洧动,西来旌旆拂晴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