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历数尧咨舜,羹墙舜见尧。

三加徽号册,五日未央朝。

庙祀瞻龙衮,韶音遏凤箫。

伏蒲思往事,泪湔浙江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列举着尧和舜的功绩,舜在宴会上见到尧。
三次加封尊号,五天里未央宫朝会不断。
在宗庙祭祀中,皇帝身披龙袍,韶乐声中凤凰箫声被阻断。
他低头沉思过去的事情,泪水如浙江潮水般汹涌。

注释

历数:列举。
尧:古代贤君。
咨:咨询、赞赏。
舜:古代贤臣。
羹墙:宴会。
见:遇见。
三加:多次。
徽号:封号、荣誉。
册:册封文书。
未央朝:未央宫的朝会。
庙祀:宗庙祭祀。
龙衮:龙袍,古代帝王的礼服。
韶音:古代宫廷音乐。
凤箫:象征凤凰的箫声。
伏蒲:低头,谦恭。
思往事:回忆过去。
泪湔:泪水洗涤。
浙江潮:比喻滔滔江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

"历数尧咨舜,羹墙舜见尧"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历史记载来寻找古代圣明之君尧、舜的思想境界,并试图从中汲取智慧。"三加徽号册,五日未央朝"则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朝廷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于一个国泰民安、政治清明朝代的美好愿景。

"庙祀瞻龙衮,韶音遏凤箫"两句,是对古代祭祀仪式和音乐文化的赞颂。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最后,"伏蒲思往事,泪湔浙江潮"则流露出诗人的感伤之情。他在自然景观中沉思古往今来,感慨往昔,眼前的江潮似乎也能唤起他心中的 泪水。这里的“伏蒲”可能是指作者自己处于一种低回的状态,或许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心境下。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个人对于历史使命的一种责任感。

收录诗词(4)

王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名相。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中进士,授临海尉。历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秘书少监兼恭王府直讲、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官至左丞相,封鲁国公。淳熙十六年(1189年)卒,赠少师,谥文定

  • 字:季海
  • 籍贯:金华城区
  • 生卒年:1126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形势地,还如昔。

谈笑里,封侯觅。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劳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水调歌头(其一)

千枝蔓仙牒,眉宇肖苍龙。

就中天赋英杰,玉磬照金钟。

满袖春风和气,散在苕溪霅水,讴歌闹儿童。

好个庙堂样,貂弁马头公。烛如椽,香似雾,宴蓬瀛。

我家寿酒须信,不与世间同。

昨夜欢传清禁,今日黄堂歌舞,千载一相逢。

来岁五云里,宣劝折黄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二)

今夕是何夕,南极见祥光。

自天飘下佳气,五色覆黄堂。

为借盐梅妙手,暂对裤襦欢颂,森戟护凝香。

馀事剩吟咏,金薤灿琳琅。眷田园,松径旧,菊畦荒。

欲乘风驭归去,策杖纵相羊。

物外乾坤自在,壶里无尘日月,千岁傲羲皇。

天意未应许,军国要平章。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阳]韵

五言二首(其二)

钟鼎山林事,都卢一梦中。

观音门里去,叶叶响悲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