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梅圣俞诗

吾生前辈后,不及识诸公。

每读诸公集,想见其音容。

圣俞仁庙时,欧公最相知。

春风一杯酒,夜坐数章诗。

雍容长者风,忠厚君子辞。

格律从正始,句法自炉锤。

衮衮鸣山泉,款款语亲闱。

试一涉其流,超然忘百忧。

后辈亦有作,岂曰不冥搜。

雕琢伤正气,磔裂无全牛。

堙郁暗大理,矜夸堕轻浮。

所以圣俞诗,把玩不能休。

死者如可作,吾其与之游。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生在前辈之后,未能结识各位先贤。
每次阅读各位的文集,仿佛能看见他们的音容笑貌。
在仁宗庙时期,圣俞先生与欧公最为相知。
春风吹过,我们共饮一杯,夜晚围坐畅谈诗歌篇章。
欧公举止从容,如同长者,言辞忠厚,似君子。
他的诗歌格律严谨,句法精炼,如同从正始时代流传下来。
他的诗如山泉潺潺,深情款款,如同对家人的倾诉。
初接触他的诗,就能忘却百般忧虑。
后辈也有佳作,但怎能与圣俞的深度相比?
过分雕琢会损伤诗歌的正气,割裂破碎则难以成篇。
过于压抑或夸饰会遮蔽诗歌的大义,自满轻浮则失去深度。
因此,圣俞的诗,我反复品味,无法停止。
如果死者能复生,我愿与他一同游历诗的世界。

注释

前辈:指前代的著名文人。
识:结识,认识。
诸公:指多位杰出的文人。
集:文集,指诗文作品集。
圣俞:指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欧公:指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
雍容:举止大方,从容不迫。
款款:亲切,深情。
冥搜:深入探索,苦心创作。
雕琢:过分修饰。
磔裂:割裂,支离破碎。
堙郁:压抑,深藏不露。
矜夸:自夸,炫耀。
把玩:反复欣赏,品味。
游:交往,交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读梅圣俞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唐代诗人梅尧臣(即梅圣俞)的崇敬之情,以及通过阅读梅氏诗作而产生的精神共鸣。

"吾生前辈后,不及识诸公。每读诸公集,想见其音容。" 这两句表明诗人自己与梅尧臣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从未有机会亲自见到他,但通过阅读他的诗作,可以感受到他的风范和气质。

"圣俞仁庙时,欧公最相知。春风一杯酒,夜坐数章诗。" 这里提到了梅尧臣与同时代的文学家欧阳修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他们在春风中共饮,一边品味美酒一边吟诵诗句的情景。

"雍容长者风,忠厚君子辞。格律从正始,句法自炉锤。" 这几句话赞扬了梅圣俞的诗风,是那种既有雅致又不失深沉的长者之风,其忠诚和厚道的性情都体现在他的用词和诗句中。而“格律从正始,句法自炉锤”则说明梅氏在诗歌形式和技巧上的独到造诣,他的作品既遵循了古典诗歌的规范,又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处理。

"衮衮鸣山泉,款款语亲闱。试一涉其流,超然忘百忧。" 这里的“衮衮”形容声音的和谐与连绵,“款款”则形容语言的温婉亲切。诗人通过阅读梅氏的作品,就像是在山泉之间徜徉,感受着那份宁静和安详,从而超脱世间的烦恼。

"后辈亦有作,岂曰不冥搜。雕琢伤正气,磔裂无全牛。堙郁暗大理,矜夸堕轻浮。" 这几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后世文学创作的看法,他认为即使有后来的文学家也能写出佳作,但那些作品往往过分雕琢、追求华丽而伤害了诗歌的正气,有些甚至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的和谐与力量。

"所以圣俞诗, 把玩不能休。死者如可作,吾其与之游。"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梅圣俞诗作的喜爱,他不断地品味这些诗句,就像是在与已故去的梅氏灵魂同游一般,这种精神上的交流和沟通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愉悦。

这首诗通过对梅尧臣及其诗歌的深情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尊崇,以及他个人对于诗歌艺术追求的执着。

收录诗词(271)

张九成(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课书

汲汲我何事,爱此窗日光。

北门终日开,风透轩槛凉。

贫病何以疗,六经真古方。

荣辱顿尔失,太山亦毫芒。

呼儿来读书,弦诵惊满堂。

仕途有捷径,掩口笑我狂。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偶成

冒热不安寝,整冠常夙兴。

清风入我怀,眷眷如有情。

嗟彼朝市人,正与膏火争。

藏机入钩钤,肆辩纷纵横。

所得无几何,所嗟无一诚。

往来各有趣,南北自分朋。

明德天所相,欺诬祸所婴。

犹如赴火蛾,缠绵尚营营。

悟此澹无作,不与炎凉并。

居閒苦无事,驱马出南城。

登山猿不避,鼓棹鸥靡惊。

谁知瘴岚中,谈笑适此生。

祥凤非矫矫,高鸿本冥冥。

请君少安坐,此诗殊可听。

形式: 古风

偶题

道立神自昌,心閒气常正。

平生饱此味,不与时俗竞。

得失了不关,荣辱任无定。

君看富贵人,表里互驰骋。

雍容若恬澹,笑语多陷阱。

见此辄自喜,魂梦亦清净。

告我同学者,谨勿落此径。

形式: 古风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端溪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

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

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樊子文章有馀地,汪汪万顷谁敢窥。

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

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形式: 古风